|

【歌手姓名】:蘑菇團
【專輯名稱】:我們是蘑菇
【發行日期】:2011年12月26日
【製作發行】:偉大文化
【專輯語言】:國語
【專輯介紹】:
史上未發片樂隊
獨立挑戰上海MAO LIVE HOUSE千人歌會大成功!
為了夢想的實現,為驗證蘑菇團在滬上無可替代的樂團人氣。2011年中秋節,蘑菇團在上海MAO livehouse舉辦專場演唱會,唱片公司要求蘑菇在以不動用公司資源的前提下,自主宣傳、達成吸引千名樂迷到場觀看的目標。實現目標,立即可為他們發行首張專輯。
於是,蘑菇用一個月時間,自主設計演出海報、印製宣傳單、走訪滬上搖滾樂同行;並發動微博、視頻網站力量宣傳演出。終於在當天成功挑戰,吸引逾千樂迷到場買票支持。這一場,對於尚未正式發片的樂團來說,可說相當罕見。
音樂/陶哲監製王牌團隊合力打造「蘑音」
蘑菇團首張專輯【我們是蘑菇】由陶哲親任監製,除了指名固定班底製作人朱敬然Andrew Chu擔綱製作外,對於編曲、錄音、混音的細節也要求堅持最高標準。專輯中絕大多數創作均出自蘑菇團之手,因此創作題材貼近生活、情緒表達也充滿真誠而直率的搖滾態度。例如表達蘑菇永不認輸精神的「蘑菇」、作自己不作假的「微笑」、反映新世代感情觀的「單身快樂」、面對失去的吶喊「WHY」。而專輯中全曲由作詞人填詞的「按什麼喇叭」,是由長期與羅大佑合作的武雄所寫,為交通亂象寫下的不平之鳴。在每一首歌之中除了包含精緻紮實的音樂內容外,更是分別詮釋著各自要溝通的深層意象。
造型/為永不屈服的意念拼貼專屬「蘑潮」
蘑菇團的服裝造型找來知名設計師李大齊設計規劃。他在了解音樂上具爆發力的蘑菇團,以及他們永不屈服的意念之後,決心要幫他們打造出專屬於蘑菇團的服裝風格,以襯托出他們在音樂上的多元融合及獨特性。因此,他特地選用異材質的拼貼、長短不對稱的搭配、強烈的顏色對比、鉚釘皮飾等配件,創造出了每個人風格皆異,但又互相搭調的「蘑潮」服裝風格。彷彿也是像徵著樂隊的每一份子,被連結在一起、共同實踐彼此共有的音樂夢想。
封面/陶哲把「第一次」獻給了蘑菇團
蘑菇團【我們是蘑菇】封面,將演唱會上歌迷凝神的臉孔圖樣投影在蘑菇團的身上,意味著蘑菇的精神及音樂都將逐漸開展、向外發散。封面攝影請來曾抓刀陶哲首張同名專輯的攝影師陳福堂拍攝。人稱「堂哥」的陳福堂,不僅是陶哲首張專輯封面攝影師,陶哲的父親陶大偉的首張專輯封面攝影也出自堂哥之手。專輯內頁使用的現場演出側拍照,也是出自陶哲首張演唱會專輯【Soul Power】的封面攝影師黃義文之手。蘑菇團不僅在音樂上師承陶哲,在影 ​​像視覺上陶哲也把他的「第一次」都獻給了蘑菇團。
蘑菇團成員
主唱僕僕
作為蘑菇團的靈魂人物,僕僕卻非一早就踏入搖滾樂的世界。從小就愛唱歌的僕僕,中學時受到陶哲第一張專輯的啟蒙開始學唱R&B。擁有極佳歌唱天賦的他很快受到肯定,高二就在電視台的大型歌唱比賽中獲選最有潛力新人。即使大學時期開始組樂隊,當時演唱的樂風也多為R&B、Hip-Hop及流行音樂。
直到05'年,當時正在練團室練唱的僕僕,充滿爆發力的歌聲吸引了一個正想組織Nu Metal樂隊的吉他手。兩人聊過後,初接觸搖滾樂的僕僕深受搖滾音樂能量吸引,於是一拍即合,迅速 ​​找齊創團成員,蘑菇團於是乎成軍。
也許是相見恨晚,僕僕像塊海綿迅速吸收大量搖滾音樂。同時也以多年來游移於各種曲風之間演唱經驗及獨特音樂觀點,灌注在樂隊的歌曲創作及演繹上,成就了蘑菇團多元而獨特的風格。
僕僕的演唱功力、創作才華、個人風格及舞台魅力,無一不是蘑菇團的金字招牌。但對他來說,樂隊從來不是一個人可以成立的,尤其這麼久以來,經歷了樂團成員們一起共患難的日子,讓他更堅信蘑菇團不只是個樂隊,更是一生的責任與使命,於是他在自己肩上刺下了蘑菇團的名字,因為他要「從此把蘑菇團扛在身上。」
吉他手花花
母親演奏單簧管、舅舅是樂隊鼓手,從小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下成長的花花,在國中的時候就篤定自己未來要走樂隊的這條路。當時他的一個死黨好友到日本遊玩,回國送給他一張Nirvana的CD。花花聽完感受到強烈的震撼,決心師法Colbain,於是開始積極組團、勤練吉他,憑藉著這一股衝動,一頭栽進了搖滾樂的世界中。
即使是蘑菇團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相較於其它團員,花花的人生閱歷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小跟著媽媽過著單親家庭的生活,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但一路以來,因為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情,就算曾經窮到家裡被斷電、到了晚上只能摸黑,也曾一周只剩5塊人民幣可以過活,他卻仍然沒有放棄追求音樂的夢想。經歷了數年在各個樂團間的流浪漂泊及試煉,花花來到蘑菇團之後,終於感覺自己的音樂夢想找到了歸宿。也就是這樣的契合,讓花花在吉他演奏之外,更進一步地開始在創作上有所發揮、能夠給予更多動機,很快地也成為了樂團中的重要創作力量。
貝斯手奶牛
有著偶像外型的奶牛,對音樂的最早記憶也很偶像派。從小,他在外婆家聽著妹妹買的張信哲、張雨生卡帶,這樣的流行音樂伴隨他渡過童年。直到在大學時在校園裡看到樂隊的演出,他第一次感受到搖滾樂的強烈吸引力。當時身邊朋友前仆後繼投入學習吉他的行列,奶牛卻獨排眾議選擇了貝斯,因為他覺得:「貝斯的聲音很不一樣,感覺特別能撼動人心。」
原本學琴只是玩票性質的奶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替朋友樂隊的頂班演出,沒想到這一試竟玩出興趣、愛上了舞台,於是開始組團玩音樂。一開始大多玩唱英式搖滾,但很難想像,看來斯文的奶牛還參加過風格特立的視覺系樂隊。就像蘑菇團的其他成員一樣,玩音樂這條路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輕鬆。曾經團員們住在一起,只為凝聚共同的音樂信念,但卻一起窮到三窮四絕。也曾經一邊工作、一邊練團,過著蠟燭兩頭燒的日子。但是不管怎麼起落,奶牛在蘑菇團中,就像他手上的貝斯一樣總是打著一個節奏、扮演著一個穩定的角色。
鼓手曉零
鼓手曉零不僅可以說是蘑菇團中樂齡最長的,更可以說是接觸風格最廣泛的。從小學習古典樂單簧管的他,中學畢業後遠赴北京,原本打算修習錄音學,卻因為無意間見識到學校中樂團生活的多彩多姿,心念一轉,勸說家人讓他轉進爵士系,正式展開組團玩音樂的人生。
經歷了大學生涯的音樂磨煉,畢業後的曉零,因感覺上海的地下音樂活動仍方興未艾、大有可為,便回到上海,打算一邊工作、一邊組團玩音樂。此時,他所演出樂風也從北方流行的金屬搖滾,轉為上海時興的英式搖滾。甚至他還一度加入草根性格強烈、專門以演繹上海市井文化為主的實驗風格樂團。
在這些風格轉換間,曉零不斷嘗試尋找一個能夠讓他有所發揮的樂團。終於,在加入蘑菇團後,他發現不僅他本身的多重音樂背景能給樂團帶來不同的節奏想像,蘑菇團豐富多元的音樂取向,也能讓他永遠有新的刺激與挑戰,於是,他更確立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將永遠在此生根立足。
唱作雙強新勢力蘑菇團
五年曆練首張大碟《我們是蘑菇》
陶喆欽點唱作雙強新勢力樂隊
蘑菇團從地下竄升的新聲勢力
上海MAO現場千人見證達成
終於浮上檯面
【專輯曲目】:
01. 石頭
02. 按什麼喇叭
03. Why
04. 最後
05. 單身快樂
06. 微笑
07. MaMa
08. 以後
09. 等我回來
【專輯載點】:
https://yunfile.com/file/gusan/7d0a7b65/
2012-03-01-蘑菇團_-_我們是蘑菇[正式零售版].rar
115載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