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zeqkv1zqwbf.jpg
eztr3nczylr.jpg
h2ywucaty2h.jpg
简介:
听说很多歌坛大腕也常去KTV唱卡拉OK,以我的揣测,相信TA们更多的应该会去唱别的歌手的成名曲。毕竟每位得以在歌坛成名的歌手,都有自己看待情感、用音乐讲述故事的独特气质,同时也对那些成名曲不能成为自己名下之曲多少都有些遗珠之憾吧。从每位歌手都至少有一张翻唱专辑,就足以从侧面证实本人的这种揣测哈!
1997年,谭咏麟没有推出一张全新专辑,但这却并不是说这一年的他碌碌无为,相反,这一年的他为他的演艺写下了浓浓一笔,也为香港乐坛留下了两张优秀的翻唱专辑:《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和《我们一起唱过的歌》。
这两张专辑的推出,为谭咏麟的演艺生涯写下了浓浓的一笔,也可以说成为了证明他完美唱功的绝唱。其实,翻唱专辑不仅是歌手个人对自己眼中的歌坛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演唱生涯的一个总结,像张国荣的《Salute》、刘德华的《Memories》等,谭咏麟也成功的作到了这一点,而且用了和他们不同的方式,却达到了比他们更高的高度。很喜欢一个论坛上一位Alan歌迷的一句话:对于喜欢Alan的人来说,他唱些什么、怎么唱,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能听到他唱歌,重要的是,那过去的10年、20年以及今后的10年、20年--和谭咏麟一起唱歌的日子!
专辑的名称很亲切,就像是和多年的老朋友一起去卡拉OK回望过去岁月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专辑中选的曲目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慢歌,而且大多数是谭咏麟所擅长的细腻抒情的风格。但出乎意料的是,谭咏麟并没有用他所擅长的方式来演绎这些本来风格的歌曲,无论从编排、配器或者是谭咏麟本人的演绎方式,都充满着"搞搞新意思"的味道。的确,如果谭咏麟按照原来的风格来翻唱这些歌曲,至少可以说是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原唱的,但这样的翻唱就太没有意义了,而且达不到"玩"音乐的目的。
这两张专辑的一大特色就体现在编曲上,不过苏德华(香港首席吉他手)、刘志远(前Beyond和浮世绘成员)、唐奕聪(前太极成员)、刘诺生(前Citybeat成员,谭咏麟的老搭档)、Minimal(人山人海成员,常为黄耀明的作曲编曲)等等这些名字,也就不会奇怪了,还有一个叫大熊的以前好象没怎么听过,但从这两张专辑他编曲的几首作品看,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编曲人。
《我们一起唱过的歌》同样选取了过去曾经风靡一时的曲目,其中最具新鲜感的是郑秀文的名曲《舍不得你》,本来是一首很凄美的慢歌,经过Minimal的改编,成了一首电子乐作品,并经常采用颤音和拖音的后期处理,和黄耀明的作品很有些类似。而陈百强原唱的《一生何求》也变化很大,谭咏麟并没有沿袭陈百强的忧郁风格,而将这首歌配以相对较为欢快的节奏,也许谭咏麟和陈百强本就不是一类性格的人,这首歌的两种演绎正好反映出他们的人生态度。《祝福》(叶倩文原唱)也不是原来清新的伴奏,而变得更加凄迷了些,感觉本来是阳光下微风中的祝福,而在这首歌中,则是风雨中相互的珍重。再就是翻唱自他本人的《捕风的汉子》,将原来激烈强劲的配乐更改为了一首怨曲风格的作品。而翻唱他多年的老对手张国荣的作品《风继续吹》,他却没有作太多的改动,只是在编曲上加入了一些海浪声的模拟,程式上完全一样,并且几乎是同样的深情款款,若不是两人在嗓音上本来就有不同,很难听出两者的差别来。《笛子姑娘》(叶振棠原唱)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原曲在编曲上显得单薄了一些,这次谭咏麟在翻唱时只是对其做了完善,而没有改变原有的风格。翻唱温拿时的伙伴钟镇涛的代表作《让一切随风》,则更加完全的作到了忠实原作。而《似水流年》(梅艳芳原唱)、《前程锦绣》(罗文原唱)和《每当变化时》(薰妮原唱)这三首粤语经典作品,都透露出一种回首往事的沧桑,但谭咏麟演绎起来,更多的流露着展望前路的豪气。
專輯名稱:我們一起唱過的歌
專輯歌手:譚詠麟
唱片公司:寶麗金唱片
發行時間:1997年
語言: 粵語
曲目:
01. 似水流年(梅艷芳 原唱)
02. 前程錦繡(羅文 原唱)
03. 風繼續吹(張國榮 原唱)
04. 每當變幻時(薰妮 原唱)
05. 讓一切隨風(鐘鎮濤 原唱)
06. 笛子姑娘(葉振棠 原唱)
07. 一生何求(陳百強 原唱)
08. 捨不得你(鄭秀文 原唱)
09. 祝福(葉倩文 原唱)
10. 捕風的漢子(譚詠麟 原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