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rcwmejutii.jpg
1qghjtnjxoy.jpg
专辑英文名:Prokofiev: Romeo and Juliet
专辑中文名: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
艺 术 家:Various Artists
作 曲: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指 挥:小泽征尔
演 奏:波士顿交响乐团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目录编号:23268
版 本:Seiji Ozawa -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发行时间:1987-10-01
地 区:德国
资源格式:FLAC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于1986年10月录制于波士顿交响乐团演播室交响音乐厅,由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担任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相当大型的芭蕾舞剧,1935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次公演。象许多标准的俄罗斯芭蕾舞剧一样,它也要好几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普罗柯菲耶夫将舞剧的音乐汇编成两个组曲。第一组曲于1936年11月24日由尼古拉斯·塞约诺维奇·戈洛瓦诺夫指挥在莫斯科演出,不到一个月第二组曲也接着问世。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是苏俄音乐中,继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之后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也是普氏舞台作品的最高成就。
脚本所依据的就是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再现了那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由于音乐的美仑美奂,使得这部舞剧真正无愧于莎翁名作。 不过,《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初却是很不走运的,遭到当时的苏联各大剧院一再拒绝,而竟是在捷克的布尔诺首次被搬上舞台。
无奈之际,普氏从芭蕾总谱中编出两套供音乐会演出的管弦乐组曲,亦即我们如今通常听到的形式,而全剧分四幕九场共46曲:
一、《蒙泰古和加波莱特家族》(“有力地快板”)讽刺地描绘了这些贵族的高傲拔扈的神气和个性。有一段三重奏形象地显示了朱丽叶和帕利斯跳舞的情景。
二、《劳伦斯修道士》(“充满感情的行板”)。以两个主题来形容这位修道士。大号、大管和竖琴宣告了第一主题,大提琴则奏第二主题。
三、《假面舞会》(“似进行曲的行板”)。音乐陪衬着加波莱舞会的情景,并刻划出罗密欧和他的两位朋友带着假面具潜入舞会的情景。
四、《蒂巴尔特之死》(“迅速进行着”)。这段音乐描写了两次决斗。第一次决斗中,蒂巴尔特刺死了梅古齐奥;另一次决斗,罗密欧为朋友复仇刺死了蒂巴尔特。加波莱脱接着痛骂、指责了罗密欧。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在毕业演奏会上独奏自己创作的《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并获安东·鲁宾斯坦奖。最初以钢琴家身份活跃在国内外乐坛。他早期作品的音乐语言清新而有朝气,继承了古典传统而又有大胆革新的精神,某些作品则受现代主义影响;晚期作品风格简朴而抒情,尤以《第七交响曲》最为典型。三岁即随母亲学习钢琴。 五岁时,他就写出第一首钢琴小曲。六岁时,就创作了一首进行曲、一首圆舞曲和一首回旋曲。九岁时,他竟写出一部歌剧《巨人》。
1904年,普罗科菲耶夫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七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获鲁滨斯奖。1914年,他写的《斯基夫组曲》,以不协和音响而使这位二十三岁作曲家引人瞩目。1918年,普罗科菲耶夫离开苏联,周游世界。他取道西伯利亚、日本、檀香山,到达美国。1923年他又在巴黎开始他的十年定居生活。1927年他曾回到祖国作为期三个月的访问。
1932年,作曲家决定返回祖国,并在苏联音乐界占有重要地位。1948年。他曾受到苏共中央谴责,把他同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称为“颓废的形式主义”。后来,普罗科菲耶夫恢复了在苏联音乐界的名誉,相继创作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获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力图表现出形象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又表现出对十八世纪古典作曲家的偏爱,有时也能反映出现代主义倾向。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主要作品还有童话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声乐—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清唱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保卫和平》,歌剧《战争与和平》,以及不少钢琴、小提琴的器乐作品。是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小泽征尔,日本著名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1959年在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伯克郡音乐节的指挥会演和卡拉扬主持的比赛中获奖。
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接着又出色地指挥过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和维也纳乐团等,1970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订终身合同,任音乐指导兼指挥,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回日本。
1935年,出生在中国东北沈阳的小泽征尔获得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一名后,先后跟随指挥大师卡拉扬和伯恩斯坦学习。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他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
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征尔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1979年3月,他曾率该乐团成功地访问中国。
2002年7月,当他从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光荣卸任时,全体波士顿市民都对他表示了最高的敬意。他从2002-2003音乐季开始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更增强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影响力和威望。2002年,小泽征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并大获成功。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他指挥时好像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泳,使观众感到他浑身都是音乐。
对于中国音乐爱好者来说,如果说谁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世界指挥大师的话,那么小泽征尔的名字肯定是会排在首位的,因为这位现代指挥艺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挥大师,曾经在20 世纪的70 年代末期和80 年代初期,先后四次来我国进行访问演出。
当时,他那精湛而又热情洋溢的指挥艺术,曾给“文革”之后的中国音乐舞台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活力,对于当时与世隔绝多年后首次打开国门的中国来说,小泽征尔是我们所接触到的第一位西方现代指挥家,因此他那别具一格的精彩指挥艺术,便对当时的中国音乐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小泽征尔是当今世界上极负盛名的新一代指挥大师,他的名字是与阿巴多、马泽尔、普列文和梅塔等人经常并列在一起的,属于继老一辈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和索尔蒂等人之后的,新崛起的伟大人物之一。
另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方面,则是他作为亚洲人而首次成为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奇迹,这在几百年来一直以欧美人为统治领地的世界指挥艺术上,的确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例子。现在,人们常将他与印度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新加坡指挥家朱晖一起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小泽征尔与中国还曾有着一个重要的缘分,那就是他是一个出生在中国的著名指挥家。他的家庭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便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开作曾在长春等地当牙科医生,当“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而小泽征尔就是在这段时期里出生的。
1935 年,小泽征尔出生在中国的沈阳,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在这里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了日本的东京,因此,小泽征尔的童年一直是在中国度过的,据他本人的回忆,在上小学之前,他的大脑中所有记忆都是对北京的印象。
小泽征尔是20 世纪指挥史上的一位指挥奇才,他是那种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技巧和风格来使乐队发挥潜力和形成辉煌音响效果的指挥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十分善于用自己的情感来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内容的杰出大师。
他对待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追求的刻苦精神,的确是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当人们看到站在指挥台上的,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在音乐意境中的小泽征尔时,没有人不是从心底里对他产生钦佩之情的,当他拿起指挥棒开始指挥乐队演奏时,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和每一根神经都会被音乐所驱动,而代之以来的便是那从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的美妙而动人的音乐。
还是评论家们说得好:“小泽征尔是一位真正的、具有高雅艺术鉴赏力的艺术家,从他的风格和特点上来看,他真不愧是一个浑身都是音乐的指挥大师。”
专辑曲目:
Disc One:
01~08: Act I, Scene 1 , No. 2~8
09: Act I, Scene 2, No. 9
10~21: Act I, Scene 2, No. 10~21
22~25: Act II, Scene 3, No. 22
01. Introduction: Andante assai
02. Romeo (reflective): Andante
03. The street awakens: Allegretto
04. Morning Dance: Allegro
05. The quarrel: Allegro brusco
06. The fight: Presto
07. The Prince's decree: Andante
08. Interlude: Andante pomposo
09. Preparations for the ball (Juliet and the Nurse): Andante assai. Scherzando
10. Juliet the young girl: Vivace
11. Arrival of the guests (minuet): Assai moderato
12. Masks (Romeo, Mercutio and Benvolio in masks): Moderato marciale
13. The knights' dance (Juliet and Paris's dance): Allegro pesante
14. Juliet's variation: Moderato (quasi Allegretto)
15. Mercutio: Allegro giocoso
16. Madrigal (Romeo and Juliet): Andante tenero
17. Tybalt recognizes Romeo: Allegro
18. Gavotte (Departure of the guests): Allegro
19. Balcony scene: Larghetto
20. Romeo's variation: Allegretto amoroso
21. Romeo and Juliet's love dance: Andante
22. Folk dance: Allegro giocoso
23. Romeo and Mercutio: Andante teneroso
24. Dance of the five couples: Vivo
25. Dance with mandolins: Vivace
Disc Two:
01~11: Act II, Scene 3, No. 26~36
12~25: Act III, No. 37~50
26~27: Act IV (Epilogue), Scene 9, No. 51~52
01. The Nurse (looking for Romeo): Adagio scherzoso
02. The Nurse delivers Juliet's letter to Romeo: Vivace
03. Romeo at Friar Laurence's: Andante espressivo
04. Juliet at Friar Laurence's: Lento
05. The people continue to make merry: Vivo
06. More merrymaking (Folk dance repeated): Allegro giocoso
07. Tybalt meets Mercutio: Moderato
08. Tybalt and Mercutio fight: Precipitato
09. Mercutio dies: Moderato
10. Romeo resolves to avenge Mercutio's death: Andante. Animato - Presto
11. Finale of Act II (Cortège with Tybalt's body) Adagio dramatico
12. Introduction: Andante
13. Romeo and Juliet: Lento
14. The last farewell: Andante - Adagio
15. The Nurse (announces Juliet's parents and Paris): Andante assai
16. Juliet refuses to marry Paris: Vivace - Allegro pesante
17. Juliet alone: Adagio
18. Interlude: Adagio (L'istesso tempo)
19. At Friar Laurence's (Friar Laurence gives Juliet a sleeping potion)
20. Interlude: L'istesso tempo
21. Juliet's bedroom: Moderato tranquillo - Andante dolente
22. Juliet alone (The sleeping-potion): Andante - Adagio - Andante
23. Morning serenade (with mandolins): Andante giocoso
24. Dance of the young girls with the lilies: Andante con eleganza
25. At Juliet's bedside (Juliet's apparent death): Andante - Adagio
26. Juliet's funeral (and Romeo's death): Adagio funebre
27. Death of Juliet: Adagio (meno mosso del tempo preceden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