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标题:(华语)原抓:生祥乐队《野莲出庄》2020/WAV/BD
内容下载及简介:>
mhfaupytahd.jpg
yueivoa5tjy.jpg
i3ae5hcu3ns.jpg
vf02xtqwxvn.jpg
lk2qmlrd4k0.jpg
ne442hdum2l.jpg
hidh1c5jqh1.jpg
1gvkof3rrrc.jpg
ph2lyd3arel.jpg
ph2ikxt10t1.jpg
ctw0vpc1cll.jpg
n5eh2hzp3bb.jpg
owrvpedqpw0.jpg
cwefuqzlage.jpg
rwpso2klfqf.jpg
i21ctgw4ape.jpg
g02hmwzcall.jpg
pyopwsliiqn.jpg
doidwmhq4iw.jpg
hiheseq4b13.jpg
ldkpgjdoh1a.jpg
3t4npnlej2x.jpg
生祥乐队
Sheng Xiang & Band
地区:Taiwan, PRC 中国台湾
风格:民谣 Folk, 民谣摇滚 Folk Rock
林生祥 主唱、电月琴、六弦月琴
锺永丰 笔手
早川彻 电贝斯、电钢琴
大竹研 吉他
福岛纪明 鼓
吴政君 打击乐器、二胡
黄博裕 唢呐、管子
生祥乐队的成员有:林生祥/六弦月琴、电月琴、主唱,大竹研/吉他,早川彻/电贝司、电钢琴,吴政君/打击乐器,福岛纪明/鼓,黄博裕/唢呐、管子,及诗人锺永丰。永丰与生祥的词曲合作,始于1998年交工乐队时期的“我等就来唱山歌”专辑,至今已发表十张专辑。锺永丰拿过两届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座,林生祥则有十座金曲奖、十座金音创作奖、两座金马奖及一座台北电影奖。
日本籍的大竹研与早川彻分别于2006及2009年加入,吴政君则于2011年成为团员,福岛纪明和黄博裕则于2014年成为团员;乐手皆有爵士乐的即兴修养,每一次的现场演出,均有令人惊喜的表现。生祥乐队关注农工、环境议题,音乐上则以台湾传统音乐元素为基底,并协调西方当代音乐。
生祥乐队从2001年走向国际,巡回欧、亚、美洲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7月登上纽约中央公园Summer Stage,把台湾独树一格的农村摇滚传到国际。
【林生祥 Lin Sheng-xiang】
美浓山下歌手,住美浓,成长的地方;目前发表11张音乐专辑、3张电影配乐专辑,拿过9座金曲奖(其中拒领了两座)、10座金音奖、1座台北电影奖、2座金马奖。走唱天涯,行脚欧、美、亚洲;在生活里写歌、唱歌、看影像配乐,养小孩。
1998年回乡参与美浓反水库运动,创作主题围绕著土地、农民与劳工。音乐上撷取台湾传统音乐元素结合西方节奏,并改造月琴、三弦乐器。2006年创作专辑《种树》,探讨安静的力量和农业的价值。2009年发表作品《野生》聚焦在“女性”的生命故事。2010年超时空与文学家锺理和合作,完成《大地书房》专辑。2013年组“生祥乐队”发表专辑《我庄》,唱著家乡的荣耀与悲伤。2016年透过群众募资出版生涯首张概念双唱片《围庄》,内容关于与石化工业交缠、交战的故事。
【锺永丰 Chung Yung Feng】
作词人、诗人、音乐专辑制作人、文化行政工作者、与林生祥合作超过15年的最重要伙伴。
出身种植烟草的农家,交工乐队笔手(执笔者),2000年以音乐专辑《我等就来唱山歌》与林生祥、陈冠宇同获第11届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05年以客语歌词〈临暗〉得第16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作词人奖。2007年,以客语歌词〈种树〉再度获得第18届金曲奖演唱类最佳作词人奖。 2014年以《我庄》入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大竹研 Ken Ohtake 】(日本)
林生祥近年来最重要与密切合作的音乐伙伴。
1974年生于日本。高中时代接触电吉他和热门音乐,大学时代开始触类旁通摇滚、爵士、民谣等各式乐种,近几年潜心钻研木吉他演奏技巧,并曾与冲绳民谣大师平安隆(Takashi Hirayasu)搭档多年,重新编演冲绳民谣, 平安隆誉之为“最沉稳内敛的搭档伙伴”。
大竹研透过对音乐理性的拆解与分析,佐以原音弹拨,却发挥较插电效果器更富想像力的音响效果,提炼出创新的音乐能量。与客家新民谣创作人林生祥初识于2003年流浪之歌音乐节,此后密切合作演出及创作,受到高度瞩目。2006年《种树》中画龙点睛的演出,2009年《野生》专辑中吉他与吉他默契对话,《大地书房》中的大竹研与林生祥,更是难以拆解的契合 。
【早川彻 Toru Hayakawa】(日本)
早川彻是出身于日本爵士乐界、极受重视的新生代电贝斯手,他的演奏风格独具一格,灵动的节奏,是许多亚洲乐人欠缺的。同时,他擅长多样旋律乐器,也使得他在扮演贝斯手的角色时,不局限于低音节奏的线条,而能超越乐器的特色,与合作乐人以共同悠游的姿态,贯穿乐曲。
【吴政君 Alex Wu】
毕业于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擅长南胡、拉丁打击乐器、中国打击乐器、世界手鼓、爵士鼓等多项乐器,学生时代即以优异表现受邀与多位国乐名家同台演出。近年来以国乐素养与多方位的打击才华,跨足世界音乐、爵士乐、拉丁音乐、流行音乐等领域,曾与张惠妹、江蕙、任贤齐、戴佩妮、日本鬼太鼓座、变形虫爵士乐团、声之动等歌手及乐团合作演出,现为 Montonos 拉丁乐团、丝竹空爵士乐团、声之动乐团团员,并任教于台湾戏曲专科学校。
【福岛纪明 Noriaki Fukushima】(日本)
福岛纪明师出日本爵士音乐家古泽良治郎,打鼓的风格有多种,从流行歌摇滚、爵士、自由即兴等都难不了他。 2014年,与大竹研和早川彻首次以“东京中央线”名义在台湾巡回,并于2015年到香港演出,大获好评。同年加入生祥乐队的围庄双CD专辑录音及巡回。
【黄博裕 Huang Po Yu】
80后的年轻乐手,毕业于国立台湾戏曲学院,主修唢呐。现就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曾师承吕燕玲、林子由、郭进财、黄章桐,并曾向中国大陆演奏家郭雅志、李光才、单文通等名师请益。
艺人: 生祥乐队
语种: 客家语
唱片公司: StreetVoice / 山下民谣
发行时间: 2020年11月28日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专辑风格: 民谣摇滚 Folk Rock
生祥乐队专辑介绍:
烟草没落,人出庄。
2000年代中我在嘉义的海产摊初遇破布子炒水莲、山苏又蒸鱼,记忆被撞开了裂缝。除了静素躺在饭桌上与母亲相对眼,没想到对面乌尚可如此灵活!更纳闷:我们不常吃的野莲,何以出庄且易名?困惑中,我夹一颗对面乌入嘴,儿时的涩苦在舌根处转甘甜,令我不禁揣想:难道离家够久、吃苦够多,才得品尝对面乌?
那滋味引我再度回家。
我回返母亲独自采收、制作对面乌,以及每餐一碟的场景,试图探究她的心境。我跟著她走出除草后的第一期稻田,腰夹的脸盆上挤满挑好的野菜。她疲惫,但几丝惬意流露。我领会水田的赏赐,不再排斥连吃一周斛菜或冇筒梗炒黄豆酱。七月半,我安静看她备料,蒸芋头粄,不再质疑家里人愈少、粄却愈厚,明了那是对外出子女的召唤与祝福。年三十下午,我忍住玩兴,盯著屋后的大铝锅,乖乖掌火。母亲在灶下忙进忙出,姊姊们已催紧手脚,仍不免招念。我面前这一锅大封,不只是我对食物的至高期待,更是家族团聚的圆心,以及长媳的年终考评。我不能失手啊!必须把火喂好、喂稳。
社造牵线,去阿里山拜访邹族,主人留客午饭。村长端出我本以为客家地道的树豆汤,食物地域观随被破解,提醒我穿越乡愁之必要。我拜会本土种黄豆的复育者,探访几位回乡开设豆腐坊的朋友。他们难忘豆腐郎吆喝,以及植物蛋白质之于社区的重要;他们倡议的保种运动,连接了母亲挂晒在窗櫺上的各种蔬果种子。几位原住民采集文化的研究者解开我的野菜边界,放打乌子流浪。期间,美浓爱乡协进会的朋友呼应创作计画,广泛访谈,证实了食物传统的坚韧延续力。他们关注后烟草时代,农民寻找另类经济作物的历程,理解野莲产业的在地意义,及其全球化机会与困境。
食物的部首是“女”--她们是食物的主要采集者、制作者、保存者与教育者。但面帕粄连系父亲:考试、缴烟得意,他带去粄仔店;稿赏工人,叫我去包回来。凡此,面帕粄总造成米食最高级感。工作至嘉义,必吃火鸡肉饭;看各家以自制鸡油淋饭,亦予我同样印象。
生祥读词,联想日本的“B级美食”比赛,主角是非主流的乡土菜肴。我们的食物场景若有配乐,亦当是在地流行音乐:流动摊车的叫卖声与随取音乐、婚宴场上的中西混种音乐,以及李文古笑科剧、金光布袋戏、神明生日晚会中的戏仿音乐等等,生祥总称为“B级音乐”。
那么,就请乘著B级音乐,听我们唱这些食物与人的流浪故事。
1 面帕粄
Nothing's as Good as "Face-towel Noodles"
2 大封
At Years' End, Braised Sugarcane Bottom Stew
3 豆腐牯
The Tofu Guy
4 斛菜冇筒梗
Pondweed and Goose weed
5 鸡肉饭
Eating Turkey Rice
6 芋仔粄
Sticky Taro Dumplings
7 对面乌
The Bird Catcher Tree
8 打乌子
Bird Berries (Black Nightshade)
9 树豆
Pigeon Peas
10 野莲出庄
Water Snowflake Goes to Market
11 菜干
Preserved Vegetable
注:CD是The_Walking_Dea购买的!我只是代抓。
================================
中国移动云盘
链接:https://caiyun.139.com/m/i?175CjmsToIALk
提取码:下载地址:
复制内容打开移动云盘PC客户端,操作更方便哦
115下载
生祥乐队《野莲出庄》2020 WAV.rar
下载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