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回复: 0

(经典回顾)杨弦 -《中国现代民歌集》(MP3)

[复制链接]

45万

主题

179

回帖

13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62831
猫币
16 枚
金币
909871 枚
贡献
0 枚
发表于 2009-3-3 14: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试听音乐说明:
1、请直接购买VIP会员全站资源无限制下载,不限制下载次数!
2、本站无免费资源,只有VIP会员可全免费下载!【点此开通会员】
3、有任何问题可【可点此提问】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4、需要解压密码的资源请【点此查看】解压密码!


专辑中文名: 中国现代民歌集歌手: 杨弦音乐风格: 民谣资源格式: MP3发行时间: 1975年地区: 台湾语言: 普通话
专辑介绍:
台湾百佳015位
制作 人:杨弦
作 词:余光中
作 曲:杨弦
演 唱:杨弦等
唱片编号:LP版HF-1001,CD版DSD0046
发行日期:LP版1975年9月,CD版1997年
出 版商:LP版洪健全文教基金会,CD版滚石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1976年,杨弦、胡德夫、李双泽三人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了新作发布会。会上所推出的九首新作均被收录于杨弦的首张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中,这张专辑也正式标志着台湾民歌运动的开端。由于当年台湾政府所实行的"戒严令",对于任何新鲜事物必然会受到来自保守势力的束缚与责难。专辑推出后,虽然受到了歌迷们的肯定,但同时也受到了许多音乐保守人士的指责,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争论风潮。当时各大报刊乃至学校纷纷举办各项活动,来探讨这种被杨弦标榜为“中国现代民歌”的音乐风潮。有人甚至指出:“这种歌既不中国也不现代,更不是民歌。”但无论如何,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对原有音乐的创新。对于这场七十年代中期的音乐风潮而言,杨弦是一个开始,在他的影响下有更多的对音乐抱有责任感的青年,纷纷投身于民歌的创作中,涌现出了侯德健、罗大佑、叶佳修等一大批极为出色的音乐人。
出版前言(余光中 六十四年八月十六日夜于台北):
  没有歌的时代,是寂寞的。只有噪音的时代,更寂寞。要压倒噪音,安慰寂寞,唯有歌。
  我在写《白玉苦瓜》集中的作品时,很少想到,那些诗有一天会变成歌,因为在我们这时代,诗大半是写来看的,很少是写来听的。青年作曲家杨弦,在看我的诗时,却听到了音乐,很是令我高兴。他不但听到了音乐,还将音乐谱了起来,让大家一起聆赏。今年六月六日,一个温柔多雨的晚上,杨弦和许多歌手琴手,在拥挤的中山堂,把两千听众带进了那音乐里,那旋律何其青丽美婉,有如参加了诗与歌的婚礼。歌魂琴魄,缭绕不绝,于今念及,犹感蜜月未远。中所收,除了那晚演唱的《乡愁四韵》等八首外,还有杨弦新近从《莲的联想》里挑出来谱成曲的《回旋曲》,共为九首。从诗到歌,从歌到圆纹细细的唱片,是一条不能算短的历程,令人高兴,值得一记。
台大人文报社《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关于《中国现代民歌集》的资料:
  杨弦,被称为“台湾现代民歌之父”。他在当年把余光中的诗谱成了曲,在一些民歌厅演唱,颇受欢迎,于是在中山堂举行了一场发表会。当时一共发表了九首歌曲,后来都收录在这一张唱片中。在余光中教授的支持之下,杨弦很大胆的把它们称之为《中国现代民歌集》。
  唱片出版之后,得到各种回响,有人称赞、有人指责。那时,不少报刊、学校,都有人办活动,或出专刊,来讨论这股风潮。洪建全基金会也因此继续出版了杨弦的第二张唱片《西出阳关》,以及《我们的歌》一、二、三集。
  杨弦是一个开始,因为他的引导,许多人投身进入这个“民歌”的行列。有些只停留了一阵子,有的则至今仍在努力。
  至于“中国现代民歌”这个名字,后来没什么人敢再用。因为不少人说:“这种歌既不中国亦不现代,更不是民歌。”然而,所有爱听民歌的人,心中都是了然的,只要一说“民歌”,都知道它所指是什么。而杨弦,也因此而成为“台湾现代民歌之父”。
专辑曲目:
01. 乡愁四韵(合唱)
02. 民歌(大合唱)
03. 江湖上(杨弦)
04. 乡愁(杨弦、章纪龙)
05. 白霏霏(合唱)
06. 民歌手(杨弦、徐可欣)
07. 回旋曲(杨弦)
08. 摇摇民谣(章纪龙)
09. 小小天问(杨弦、徐可欣) https://www.yyfc.com/Playallow09newaspx.aspx?reg_id=1898934&song_id=2528096
下载地址: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懒猫音乐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23:27 , Processed in 0.13875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