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回复: 0

(器乐)《杨门女将》 京胡、二胡与乐队交响组曲 (MV欣赏)

[复制链接]

45万

主题

179

回帖

13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62827
猫币
16 枚
金币
909867 枚
贡献
0 枚
发表于 2010-9-18 21: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试听音乐说明:
1、请直接购买VIP会员全站资源无限制下载,不限制下载次数!
2、本站无免费资源,只有VIP会员可全免费下载!【点此开通会员】
3、有任何问题可【可点此提问】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4、需要解压密码的资源请【点此查看】解压密码!
京胡、二胡双协奏曲《杨门女将》交响组曲 四乐章:巾帼颂、刀马赞、孤寡吟、挂帅行
香港中乐团现场演奏  周熙杰指挥  京胡演奏 魏冠华  二胡演奏 陆云霞



Flash: https://www.yinyuetai.com/player/player.swf?file=https://hcflv.yinyuetai.com/uploads/videos/common/65646_2huyangmennvjiang.flv&autostart=true&displayclick=link&linktarget=_blank&link=https://www.yinyuetai.com/video/67407&skin=https://www.yinyuetai.com/player/Nacht.swf
香港中乐团委约作曲家吴华创作的京胡、二胡双协奏曲《杨门女将》交响组曲,于2004年4月首演,大受欢迎。全曲共分四个乐章:《巾帼颂》、《刀马赞》、《孤寡吟》和《挂帅行》。
    乐曲根据《杨家将演义》和同名京剧的某些情节、运用京剧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是吴华创意的《梨园乐魂》系列的第九部作品。乐曲在拓宽京胡与二胡演奏的风格和表现力,运用中国戏曲音乐的板腔体、曲牌体创作新型的二胡器乐曲方面,都作了一次有益而成功的探索。由著名胡琴演奏家魏冠华、青年二胡演奏家陆云霞分别担任京胡和二胡独奏。魏冠华的弓法淋漓酣畅、音色洪亮而圆润,无论用正宫调京胡或低调高拨子琴,宛如京剧演员之唱腔,引吭高歌,声情并茂。特别是他演奏“花梆子”的快速乐句,则表现出一派巾帼不让须眉、英勇奋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魄,直至把全曲推向了最高潮;陆云霞的二胡独奏风格纯正、音色柔美,与京胡的配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她的演奏音乐淳朴自然,毫无音乐以外之表现,其真诚的演奏风格份外动人。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历史。即使从戏曲的成熟形式,即元代的杂剧起计,亦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音乐吸收融汇了各地的民间歌乐、舞乐、小曲、民歌、说唱,和器乐,所以有人说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是中国音乐的重大宝藏,是组成中国音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份;不少早已失传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都依附在戏曲中得以发展,留存到今日。
    戏曲音乐是组成戏曲的重要部份,音乐本身已能抒情叙事,亦有着舞蹈的鲜明节奏等特点,又能表达人物性格、戏剧冲突,器乐本身的性能已能将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音乐形式结构更有丰富变化。
    为此,不少作曲家尝试从戏曲中去“寻宝”,从戏曲中“提炼”出富有现代感的艺术来。最为人知的例子,莫过于何占豪、陈钢从越剧曲调创作出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了;闻名中外的《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亦是采用地方戏曲音乐作为素材创作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写有无数成功电影配乐的赵季平和鲁日融,亦以陕西的戏曲秦腔的音乐作为素材创作了民乐大合奏《长安社火》;自九七年来,在两岸三地民乐界中不时演出的《花木兰》唢吶协奏曲,是关迺忠采用了豫剧(河南梆子)唱腔,和以唢吶模仿人声特长写成的名曲。此外,林乐培于一九七八年特别为香港中乐团创作的《秋决》,更以现代作曲技法,大量采用戏曲中的武场音乐,模仿了元剧《窦娥冤》中各个角色的说白、形象、感情、功架及气氛等,成为使观众能从音乐中“看”到了整个戏曲舞台表演的成功例子。吴华这部《杨门女将》交响组曲,不仅拓宽了京胡与二胡演奏的风格及表现力,在如何运用中国戏曲音乐的板腔体、曲牌体创作,又是一次成功探索和尝试。

    魏冠华,九岁后跟随已故着名胡琴演奏大师刘明源先生学习板胡等各类胡琴,学艺十余载,深得宗师的精髓,继承了大师的风范。在长期的悉心研习下,掌握了多种胡琴的演奏技巧,能够精确、地道地处理和表达不同地方的音乐风格。其演奏基本功扎实、音色甜美、潇洒自如,形成纯朴自然、内在细腻、诙谐热情的演奏风格。
1982年,魏冠华获得中国文化部首次举办的民族器乐比赛大奖「优秀演奏奖」。中国唱片社出版其唱片《欢庆胜利》及《军民大生产》。香港雨果唱片及南京音像出版社亦收录了《月牙五更》、《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板胡曲目。
    魏冠华198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期间创作了多首声乐作品,获得了中国八十年代艺术歌曲大赛的银奖,并选用为声乐系教材。 1991年移居香港,曾多次获得香港中乐团邀请在音乐会中担任独奏,2001年成功演出个人专场胡琴演奏会,甚获好评。2004年香港中乐团的《中港台胡琴名家之夜》音乐会上,魏氏以精湛的演绎、高难的技巧,首演京胡、二胡双协奏曲《杨门女将交响组曲》,好评如潮。
    魏冠华现任香港中乐团高胡兼板胡乐师,并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香港音乐专科学校、香港教育学院等。


01、《花梆子》 魏冠华 高音板胡独奏
02、《河南小曲》 魏冠华 二胡独奏
03、《山东小曲》 魏冠华 中音板胡独奏
04、《大起板》(河南豫剧曲牌) 魏冠华 高音板胡独奏
05、《夸山东》 魏冠华 坠胡独奏
06、《大姑娘美》(又名‘东北小曲’) 魏冠华 高音板胡
07、《心儿醉了》(高胡与乐队) 魏冠华 高胡演奏
08、《秦腔牌子曲》 魏冠华 中音板胡独奏
09、《柳浪戏莺》(二胡与乐队) 陆云霞 二胡独奏
10、《杨门女将》(京胡、二胡与乐队交响组曲) 魏冠华 陆云霞
11、《二簧小开门(》京剧曲牌) 魏冠华 京胡 陆云霞 二胡
12、《幸福年》 魏冠华 板胡独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懒猫音乐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22:39 , Processed in 0.11185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