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回复: 0

(分享)DG 卡拉扬 维也纳爱乐 柏林广播合唱团《加冕弥撒,庄严弥撒》(APE/百度)

[复制链接]

45万

主题

179

回帖

13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62829
猫币
16 枚
金币
909869 枚
贡献
0 枚
发表于 2016-8-21 1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试听音乐说明:
1、请直接购买VIP会员全站资源无限制下载,不限制下载次数!
2、本站无免费资源,只有VIP会员可全免费下载!【点此开通会员】
3、有任何问题可【可点此提问】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4、需要解压密码的资源请【点此查看】解压密码!

gerpdyg0fie.jpg

gerpdyg0fie.jpg


      专辑英文名:Misa De Coronacion,Missa Solemnis
      专辑中文名:加冕弥撒,庄严弥撒
      艺  术 家:莫扎特,贝多芬
      歌  唱 家:费鲁乔·富拉内托,何塞·凡·丹姆等人
      合      唱:柏林广播合唱团
      演奏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  挥 家:卡拉扬
      唱片公司 : DG
      版      本:2CD
      发行时间:2007-01-09
      地      区:德国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苦难中的巨作——《加冕弥撒》,1751年时,萨尔兹堡附近创立了一所教堂,名为平原马利亚教堂,传说是因圣母马利亚曾在此显灵。
      天主教的礼仪中,有—项是为圣母加冕的传统仪式,莫扎特从小即常在快乐的气氛中,前往平原马利亚教堂参与圣事。长大后的莫扎特在22岁时遭逢丧母之恸,失恃的阴影在心中挥之不去。
      一年后向女友Miss Weber求婚又遭拒绝,在现实生活中迫于经济压力,又不得不回到萨尔兹堡大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及教堂作曲的职位(虽然他对当时大教堂的主教Collored非常厌恶。因为这位大主教对待音乐家如同奴隶,有时甚至视他们如粪土)。
      在心情恶劣到极点的情况下,莫扎特少年时期的信仰生活环境,催促他时常到平原马利亚教堂灵修、祈祷、沉思默想,心灵因而得到安息。而许下写这首《加冕弥撒》的心愿,隔年即完成这首技艺与心灵都成熟的作品。
      莫扎特当时沉痛的心情直接影响了整首弥撒曲的气氛,使得曲风不像年轻时的夸大嚣张、意气风发。特别是在第三段《Credo》(信经)的《耶稣受钉十字架》中,音符间透露出他心中滴血的痛楚,暗诉著内心的悲惨怨愤!
      但全曲却也让我们清楚地听出了信心的交托,以及从天上赐下的平安,尤其是在第五段《Agnus Dei》(羔羊颂)的后段《Dona nobis Pacem》 (赐我们平安),确实使唱者、听者都感受到属天的平静安稳。
     《加冕弥撒》干1779年在萨尔兹堡首演后,立即得到热烈回响,成为许多合唱团音乐节目中最常出现的曲目之一。
而教会中,除了天主教的弥撒仪式使用外,新教许多教会也常 用它当作庆典式的歌曲,如封牧、献堂、周年纪念、院庆、复活节或者圣诞节中,都有诗班献唱过。
      当然,在新教的加冕音乐中,要属亨德尔的《加冕弥撒》(Coronation Anthems)最为人所熟知,也最常被演出。只是此曲较具一般性及庆典性(如为国王的加冕典礼等),因此灵修的内涵较显薄弱。
      反观莫扎特的《加冕弥撒》,却是作曲家在心灵极度绝望的处境下,转眼仰望上主所获得的灵感,整曲的乐思是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纯真而有力的信心,而这是经过艰难困苦的崠净得来的。
      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这首始作于1819年的大弥撒,是为了题献给贝多芬的学生和资助人奥地利的鲁道夫大公,用于在科隆天主教堂举行的大公就任枢机大主教的庆典仪式的。
      贝多芬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部宏大的弥撒里体现出的虔敬和澄明,使音乐达到了超凡脱俗、无比雄伟的境界,还带有神秘主义的狂喜。这部弥撒由于太过巨大,所以一直不能适合于天主教仪式上的演奏,但它确实是最严格和最纯正意义上的教堂仪式音乐!
      巴赫的B小调弥撒,结构是松散的,它的各个分曲,就像均衡地串在一起的完美的珍珠,缺乏一个整体统一的动机和个性,类似于一个康塔塔作品集。
      而贝多芬这首庄严弥撒,如同一部极为完美的交响作品,不仅有布局,而且如天河奔泻,一气呵成,古典弥撒曲的交响性和统一性,在这部弥撒里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完美的极限。
      荣耀经之往后,四位独唱家唱出“我们感恩,为主之荣耀”,引出合唱“哦,吾主上帝,神圣的王,全能的父”,其柔婉低徊,已经让人极度感动!
      贝多芬在《信经》总谱的天头写着:“上帝在万物之上,上帝从来没有抛弃我!”这话出自这位耳聋的暴躁的音乐家之手,伴随着这颂扬上帝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动尤其地异乎寻常!而到了荣耀经的结尾,那段合唱的赋格段“荣耀归于吾父天主,阿门”,几乎可以说是所有宗教音乐中礼赞和顶礼神的极致!
      每次听到这里,总是如醍醐灌顶,如醉如痴,心中那种极度的狂喜和虔敬,不能自已。而坚定发展和前进着的复调旋律,表达出的人作为万物灵长、上帝造物的健康自信和启蒙时代的乐观主义,更令人悠然神往,胸中沛然而生理性的自尊和崇高之感。
      你很难相信,地上生灵上达天听的礼赞竟能达到如此之美,美到不可言状! 这首弥撒曲整体的格调,就是在宣告,人性的光荣,就是上帝的光荣,人的英雄主义和理性的自尊,源于上帝的尊荣,也是对上帝最好的礼敬!
      全曲最后的羔羊经的末段,如黎明初曙般的号角齐鸣,引出“此吾等和平”,就是在宣告讴歌这种信仰之胜利和藉此而获得的意志力量!
      Paul Henry Lang说贝多芬之信仰“是通过Faust式的考验得到的”,这确是深具洞察之言!理解了这些话,才能真正明白贝多芬自己在这部庄严弥撒总谱前所写的一句话:“从心灵中来,通向心灵。”
      Lang又说贝多芬“从美的境界进入崇高的境界。在这个领域中象‘趣味’这样的尺度已经无效了,因为其中伦理的意志力凌驾于它的感情和情绪的气氛之上。……贝多芬的整个艺术是力量对素材、机能对物质、主观对客观的胜利。”对于理解这部大弥撒是相当有意义的。
      卡拉扬晚年的录音,精气内敛,指挥的莫扎特、贝多芬等的宗教合唱音乐,都具有很深的宗教情怀。并非如很多“资深爱乐人”所说的,卡拉扬晚年音色越发华丽,内容越发空洞。
      现在,贬斥卡拉扬的指挥艺术,仿佛是一种“爱乐”的时尚,好像不骂上两句卡拉扬就上不了段位似的。所以,爱乐同样也很可能是件很烂俗的事情,但一切不过是由于“品位主义”在作怪罢了!
       专辑曲目:
        
       CD 1
       Mozart:Misa De Coronacion
       01  Kyire   
       02  Gloria   
       03  Credo   
       04  Sanctus   
       05  Benedietus   
       06  Agnus Dei   
       Beethoven:Missa Solemnis
       07  Kyire   
       08  Gloria   
       CD 2
       Beethoven:Missa Solemnis
       01  Credo
       02  Sanctus
       03  Agnus Dei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懒猫音乐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5-6 00:21 , Processed in 0.11251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