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2wubhw11o.jpg
专辑英文名:Scythian Suite;Alexander Nevsky
专辑中文名:普罗科菲耶夫:西古提组曲/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艺 术 家:Sergey Prokofiev
古典类型:全集作品
演奏乐团:基洛夫管弦乐团
合 唱:圣彼得堡马林斯剧院合唱团
指 挥:瓦莱里·捷杰耶夫
发行厂牌:PHILIPS
条形编码:0028947360025
版 本:Borodina,Gergiev,Kirov Orchestra
发行时间:2003-04-08
地 区:俄罗斯
语 言:俄语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1916年1月,年轻的普罗科菲耶夫在彼得堡指挥首演了他的《西古提组曲》(或译《塞西亚组曲》,又名《阿拉与洛利》),从此确立了他在俄罗斯乐坛的先锋地位。作者本来打算写一部芭蕾舞剧,表现远古时代居住在俄罗斯南部黑海沿岸的西古提人的传说。后来舞剧被放弃了,其音乐编成了这套管弦乐组曲。
四个乐章都不长,却是内容充实,表现得极为紧凑、有力。首乐章演示出西古提人对太阳神维尔斯及其女儿阿拉的祈祷——这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默默祈祷,而是一种蛮族的祭祀活动,带着粗犷和血腥;第二乐章标题是“邪神及异教鬼怪之舞”,音乐如何古怪可想而知;然后是“夜晚”,邪神逼近阿拉,充满了危机感,而同时却有月光中的仙女给她以安慰;末乐章是一场人神大战,打得天昏地暗。西古提人的英雄洛利虽然不是邪神的对手,但最终得到太阳神的帮助而拯救了阿拉。一个意味深长的日出景象的壮丽描绘结束了全曲。
这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原为埃森斯坦的电影所作配乐(作于1938年),后改编成为次女高音、合唱团和乐队的康塔塔,OP.78,词作者为卢戈尔斯科伊与普罗科菲耶夫,1939年首演于莫斯科。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13世纪俄罗斯领袖、弗拉基米尔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维萨沃洛多维奇之子,原名亚历山大,1236年为诺夫哥罗德城王公。1240年瑞典入侵俄罗斯,亚历山大在伊佐拉河与涅瓦河交汇处击败瑞典人,因此被称为“涅夫斯基”,意为涅瓦河的英雄。
后来条顿骑士团攻入俄罗斯,亚历山大于1242年4月在楚德源畔又击溃日耳曼人,此战役称为著名的“冰湖大屠杀”。埃森斯坦的电影叙述的就是亚历山大击败这两次外来侵略者的故事,高潮就是冰湖大败条顿骑士团。
专辑曲目:
01. I. The Adoration Of Veles And Ala 07:38
02. II. The Enemy Of God And The Dance Of The Black Spirits 03:32
03. III. Night 06:16
04. IV. The Glorious Departure Of Lolly And Procession Of The Sun 06:11
05. I. Russia Under The Mongolian Yoke 02:30
06. II. Song Of Alexander Nevsky 02:38
07. III. The CrusadersOf Pskov 05:43
08. IV. Arise, Russian People 03:13
09. V. The Battle On The Ice 13:05
10. VI. The Field Of The Dead 05:43
11. VII. Alexander's Entry Into Pskov 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