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回复: 0

(器乐)(贺太空兄莫晓版主入主民族版块)蓝色整理<妆台秋思>7版本

[复制链接]

45万

主题

179

回帖

13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62827
猫币
16 枚
金币
909867 枚
贡献
0 枚
发表于 2007-10-27 19: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试听音乐说明:
1、请直接购买VIP会员全站资源无限制下载,不限制下载次数!
2、本站无免费资源,只有VIP会员可全免费下载!【点此开通会员】
3、有任何问题可【可点此提问】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4、需要解压密码的资源请【点此查看】解压密码!




                                                                                 疏影横斜暗香动, 梧桐露滴翦翦风。
不见叶落萧瑟处, 难忘心思巧玲珑。
拈花一笑容颜秀, 剔透琉璃念想同。
境由心生只在汝, 人间魔障几万重.
                                                 01.妆台秋思(笛子版本)
02.妆台秋思(琵琶版本)
03.妆台秋思(洞萧版本)
04.妆台秋思(陶埙版本)
05.妆台秋思(萧与钢琴)
06.妆台秋思(古筝版本)
07.妆台秋思(弹唱版本)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题记

    一、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喜欢与向往的是清幽、僻静的处所,在雨丝细细的长帘中临窗赏景,忘却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怡然自得与清雅宁静便油然而生。
     与世无争的。
     如果再聆听一首首犹如天籁般的乐曲,那么心境便会淡泊清爽许多,泡一杯茉莉清茶,在这初秋时节就不会感觉有太多的清寒,把诸多的繁琐哲学遗忘,改善涉入世俗中不算从容的脚步,静静地坐下来,静观花开花落,静听鸟语秋风,静默诗赋词曲,再激浊昂扬也会慢慢渐变,一颗清心幽然而出。
     请君听一曲《妆台秋思》吧。承受这许多灵魂深处的悲喜,人生的相遇与分离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二、
     《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塞上曲》最早收录在清代琵琶艺术大师浙江平湖派李芳园编定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而素材却是来源于江苏无锡派华秋蘋等人编定的《琵琶谱》。《琵琶谱》中的《武林逸韵》中,收有陈牧夫传谱的西板四十九曲。李芳园依据此谱、借鉴民间联奏小曲的传统方法,把其中五首情绪一致,各为六十八板的小曲《宫院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联缀起来,取名为《塞上曲》。《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三、
     王昭君,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閼氏,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入匈奴,号宁胡閼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四野枯黄时,此坟独青,所以被称为"青冢"。
     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南朝江淹《恨赋》说:"……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篇都是把这种情绪抒发到极至的作品。
     琵琶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昭君携琵琶出塞,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


    四、
     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而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
     箫是古老的东方乐器,采用的是“自然音阶”之律,如悠悠的秋水,淡淡的、冷冷的传送着一缕清香。用箫来演绎《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箫韵随着情绪的跌宕起伏便流淌出来,虽然间隔着历史的沧桑,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心情也会乱乱的,如落红孑然地飘飞,不知哪儿是归宿。
     凝望着窗外霏霏雨丝,惆怅竟会无端地涌上心头,那莫名的两行清泪便也不自觉地扑簌而下,勾起一阵阵的感伤,抑制不了的苍茫与空旷侵袭而来。
     五、
     喜欢听女人吹箫,那一腔的忧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不经意间展示着女性含蓄、娴静、雅致之美,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低音哀婉,伴随着隐疼,高音清远,零散着嗔怪,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
     更喜欢听男人吹箫,那箫声有一股特有的深沉与了悟,有一种历经沧桑的云淡风轻,吸引你要把身心浸洇在这舒缓的箫音里。男人吹箫,一定会认为他是个侠士,来无影去无踪地,只让你听到箫声。不见其面只闻其声,如果是轻快的,表示侠士心情舒畅,倘若是急骤式的,想必侠士手下将不留情了。
     六、
    中秋月明时,与君举酒对天,不说玉环的悲惨,只说她与明皇的恩爱。江山与美人从来就是矛盾的,倘若能兼有,那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了。自古多是恩爱如昙花,二十四桥仍在,而故人何方?
    夜是如此的静寂,抬望眼,与明月遥遥相对,便又顾念着嫦娥的孤单,高不可攀地宿居于广寒宫,究竟是一个人一生的宿愿还是无法改变的宿命?遥遥无期是多么的凄婉,只需要的是一份期许,不求来生来世,只求今生时时相亲相爱。
     为了这一夜听箫的默契,竟也甘愿散尽芳华。而天明之前,这曲子,又能吹多少遍呢?天明之后,又如何面对曲终人散的黯然神伤?大千世界繁杂与琐碎,心中积郁的垒块如何消除,卿卿我我耳鬓厮磨竟也是一种奢望?
     有什么样的去处,能与君长相守,一箪食,一糊浆,也是极其奢侈的需求,可否两耳不闻窗外事,为君砚墨弹琴,或听君依竹吹箫,不管山外是哪朝。一辈子都与功名无缘,也无须为此劳碌奔波……
    七、
     人为什么会有分离?如果不得不分开,君会以一曲《妆台秋思》引领我频频回望吗?
     自知自己不是个细致关怀和注重细节的女人,只把更多的情爱日积月累于心,带有感恩与感激的祈愿,敏感细腻地接受着爱的滋润,既尝试了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又把浪漫与温馨发挥到极致,当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历程由浓烈的激情转为欣赏的专注,携手并肩相濡以沫,而终于明白了爱情保鲜是一门深奥的功课,需要用眼去观赏、用心去阅读。
     所庆幸的便是一路走来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与宽容,有那么多的恩爱与感慨深深地镂刻在内心,不曾忘记,也因此笃信冥冥之中有一根红线牵引着,不曾走出爱的范畴。
     八、
     妆台前,岁月磨蚀掉曾经的花容月貌,一个多么香艳的场景,多少纯洁的女儿遐想,朦胧的心事,刻骨的相思,至纯至美的婉约,至灵至性的妩媚,就在这妆台前冷清孤寂。
     妆台外,秋月霜华,广阔无垠。使多少女儿荡漾起无边的涟漪,清愁秋思:爱的持久更多是保留在一份宽容之中,信念的标杆不能偏移,换位思考是经营爱情的方法,不停地充当倾诉者与倾听者。唯有诉说才有倾听,唯有倾听才有理解,唯有理解才能让心灵之花绽放,交流思想才能深层投入地交流性爱,让暴戾之气、奢靡之气、狂妄之气淡散,传导文明与诚信,使爱升华为刻骨铭心的身心交融。
     九、
     依妆台推窗揽月,有熟悉的箫声随秋风清爽地传送。感慨的是当爱莅临,便虔诚以对。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恐怕前生用五万次的相逢,才能换来今世走进对方的心中。
     一旦走进去了,就隐晦自己的锋芒毕露吧,放任理解与扶持,收敛埋怨与责备,加固相看两不厌的基础,感受两情相悦的心跳。
     一旦走进去了,就自然而虔诚地融为一体,不管对方是病是痛也不离不弃,执手相看泪眼中依旧夕阳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I]解压密码: bbs.musicool.cn[/I]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自动播放 妆台秋思笛子版

     炫音音乐论坛
炫音蓝色整理于07.10.27    [ 本帖最后由 retry 于 2007-10-27 20:3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懒猫音乐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23:21 , Processed in 0.0813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