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名称: 《鹿回头》2CD
艺 术 家: 指挥:叶聪
小提琴:梁建枫
大提琴:兰洁
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
音乐类型: Classical
唱片公司: 正大·雨果民族音乐精品制作中心
发行时间: 2003年
文件品质: APE文件
资料整理: Wonpeace
试听完整的鹿回头传奇:
https://m.woyo.com/play_music.php?u=wonpeace&id=960402
乐团介绍:
香港小交响乐团
成立于1990年的香港小交响乐团,一直以土生土长的音乐精英为核心。1999年4月乐团改组,邀得美籍华人叶聪担任音乐总监,并于2001至2002年乐季,举办了60场音乐会,三分之一为伴奏演出,并再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局的“三年资助”,且邀得叶咏诗担任新音乐总监。
多年来,乐团除了与巴伐落堤、傅聪、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史图加特芭蕾舞团等国际知名音乐家及团体合作外,亦着意与本土出色的演奏家如姚珏、马忠为、罗乃新、吴美乐等合作。2002年5月,亚殊坚纳西与乐团演出,成为大师有史以来与中国乐团的第一次合作。
自1993年起,乐团每年均是“音乐新文化-国际现代音乐节”的主要演出者。此外,乐团亦曾作客海外,足迹遍及中国澳门、厦门、北京、台北、彰化及曼谷等地。2001年7月,乐团更应法国圣里奇音乐节之邀,首次出访法国演出,成为香港首队应邀赴欧洲演出的专业管弦乐团。
乐团演奏的曲目丰富而广泛 ,由室内至交响曲、大型合唱作品至芭蕾舞剧、巴洛克乐章至现代音乐都在其中。同时,乐团亦以推广优秀的华人作品为己任,并经常约本地作曲家为乐团谱曲。在雨果制作为乐团录制的多套激光唱片:《红旗颂》、《纳西一奇》、《月迷》、《黄鹤楼的故事》及《向卓越奔驰》中,收录了不少优秀作品,如陈怡的《多耶》、罗永辉的《千章扫》及朱践耳的《纳西一奇》等。
sfetkwfggjv.jpg
以下繁体文字摘自《香港小交响乐团》门户网站:
0hglwjbgf1e.jpg
藝術昇華 — 1990年一小撮本地音樂畢業生由零開始,組成香港小交響樂團。經過1999年的架構重整,2002年葉詠詩接任音樂總監,樂團今天有50多位合約團員,每年演出超過80場次。不論是台上的音樂會或為歌劇、芭蕾舞作伴奏,樂團不但令每位合作的藝術家留下深刻印象,亦成功觸動每一位觀眾的心。
以人為本 — 香港小交響樂團深信音樂對人們的生活具深遠影響。而沒有創作人、演奏者,便沒有音樂。因此,樂團致力打造空間,培育
有才能的音樂人。一隊交響樂團所奏出的聲音是獨特的— 因為它來自一群希望與您分享對音樂熱忱的有心音樂人。
與眾同樂 — 香港小交響樂團除了演奏傳統古典曲目之外,每年均創作嶄新跨界製作,亦曾為電視台演繹主題曲及插曲,為流行音樂加上新色彩。樂團深信所有人都可以欣賞交響樂,而一隊在本地紮根的樂團是應該深入民心而不是曲高和寡。
教育使命 — 香港小交響樂團相信古典音樂應普及化。自2000年起,樂團針對不同年齡及音樂背景的觀眾,創作別樹一格的「教育」音樂會,當中包括《我的音樂日記》、《古典音樂速成》和《古典音樂知多少》等系列,努力拓展古典音樂觀眾的層面。
作客海外 — 2001 年,香港小交響樂團成為獲邀參加法國聖里奇音樂節的首隊亞洲樂團。樂團響應2004年「中國在法國」文化年,再次到訪法國,參加聖里奇音樂節及漢斯夏季音樂會的演出。2005年夏天,樂團再度獲邀參與法國及立陶宛的三個音樂節,更成為首隊於著名的波蘭華沙愛樂音樂廳舉行音樂會的中國樂團。2006年5月,樂團前往東京,在《熱狂k日》音樂祭中演出六場音樂會,廣獲好評,並再獲邀於2007年重訪音樂祭,再演六場。另外樂團亦於2007年首度參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獻演一場。今年,樂團將出訪意大利、日本及澳門。
eo5r2csqana.jpg
著名指挥家—叶聪
ec0wnrngul5.jpg
叶聪五岁开始学习钢琴,197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指挥,两年后获全期奖学金往纽约曼恩斯音乐学院进修,师从夏夫。1983年,他赴耶鲁大学攻读硕士课程,随梅勒学艺,亦曾跟随鲁道夫、史勒坚及薛林深造指挥。
1991年4月,美国交响乐团联盟及芝加哥交响乐团合办“指挥家深造课程”,叶聪获选与芝加哥交响乐团、该乐团的音乐总监巴伦邦及首席客席指挥布列兹紧密合作。1995年,叶氏和南湾交响乐团更获颁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商协会大奖荣衔。由1999至2000年乐季开始出任香港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他亦同时担任美国南湾交响乐团与西北印第安那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叶聪活跃于国际乐坛,曾与北美洲、法国、北京华夏室内乐团等多个乐团合作演出;亦曾应邀担任中、港、台各地乐团的客席指挥。叶聪
在指挥教育界声誉日隆。自1992年起,他已是捷克交响乐指挥工作坊的艺术总监,并曾数次在美国“指挥家联盟”工作坊担任讲员,自1997年始他更应邀每年在瑞士举行的国际现代音乐指挥大师班担任主讲。
2002年1月,叶聪应邀出任新加坡华乐团的音乐总监。在叶聪的领导下,新加坡华乐团的演奏曲目迅速扩展开来。他策划的大型音乐会包括了交响史诗《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千年一瞬-与陈瑞献的音乐对话》及《大唐风华》等。
中国著名女指挥家-叶咏诗
yueumejczat.jpg
叶咏诗(1960年生于广州)出生于音乐世家,但成才于香港。父母皆是音乐人。她四岁即随母亲学习钢琴,八岁参加儿童合唱训练,十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随父亲叶惠康博士学习乐理和指挥。1978年,叶咏诗获香港皇家赛马会音乐基金奖学金,赴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主修小提琴及钢琴、理论和管弦乐活动,考取了RCM文凭、ARCM和LTCL小提琴演奏文凭以及ARCM钢琴教学文凭。1983年她转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继续攻读小提琴和指挥课程,取得双主科硕士学位。
1985年,叶咏诗在法国 贝桑松第三十五届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叶咏诗赢得冠军以及金竖琴奖。1988年在第八届东京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
1986年和1992 年,她获得奖学金参加了邓肯活动中心的暑期指挥大师班,跟从小泽征尔、伯恩斯坦、米亚及罗查云斯基、约翰·纳尔逊等大师学习。
从1986年至2000年,叶咏诗就一直是香港管弦乐团的驻团指挥。
1991年又获邀为中央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之一。
从1996年到2003年出任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并为之引入了音乐季机制,使得乐团水准稳步上升。 她同时还是泛亚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席指挥。另外叶咏诗也经常和上海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湾联合实验管弦乐团,日本大阪管弦乐团、札幌交响乐团、广岛交响乐团、新星日本交响乐团、新日本管弦乐团和九州交响乐团等亚洲乐团,波兰华沙管弦乐团、西班牙纳里夫岛交响乐团、捷克哥薛施省乐团、法国吐鲁士国家交响乐团及贝桑松室内乐团等欧洲乐团合作。
叶咏诗为雨果唱片公司,马可勃罗唱片公司录音。
叶咏诗的指挥偏属浪漫一方。她的指挥清澈澄明,表现力强,深受中国听众,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听众好评。
著名小提琴家-梁建枫
hivbz0q3es3.jpg
現任香港管弦樂團 第一副團長。
梁建楓出生於中國廣州市,五歲開始跟隨父親梁瑞和學習小提琴,八歲時已首次公開演奏,並多次代表廣州市為訪華的外國元首表演。
1979年隨家移居香港,198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香港演藝學院,1986年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就讀美國伊士曼及曼哈頓音樂學院,師事桑特霖(ZviZeitlin)、馬可夫(AlbertMarkov)及華爾第(EmanuelVardi),並以優異成績獲得音樂學士及碩士。1992年更榮獲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之全額獎學金入讀該校,並受教於名師迪蕾Dorothy DeLay及Karen Tuttle。
獲膺2002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梁建楓,為首位贏取1992年紐約青年演奏藝術家比賽第一名及1991年第19屆威廉.普林士(William Primrose) 國際中提琴比賽第二名的香港音樂家。他屢獲殊榮,獎項包括:1992年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艾榮.陸肯斯( Irving Ruckens)獎、1990年紐約瑪利.奧雲.波頓紀念基金優異演奏獎、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獎學金及1986年香港校際音樂節大獎和商業電台獎。
梁建楓在演奏生涯上非常活躍,其演奏足跡包括義大利、比利時、俄國、香港、中國、日本、台灣、韓國、亞洲其他國家及美國多個城市
,並定期與亞洲多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梁建楓經常以香港音樂家的身份,出席及參與多個國際音樂盛會,早於1986年,以蘇格蘭阿貝丁音樂節管弦樂團及室內樂團團長身份,代表香港參與當地之國際青年音樂節、1994年受邀請與鋼琴家傅聰赴歐洲巡迴演出室內樂、1996年受台灣邀請參加台北國際藝術節、1994至1996年被推薦代表台灣參加泰國為慶祝泰皇登基的週年音樂會、1996年應台灣海基會邀請前往香港、北京、上海及廣州進行文藝交流和演出、1997年應邀前往美國西岸多個城市舉行巡迴演奏會、1999年應駐美國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邀請,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甘乃迪表演藝術中心舉行獨奏會,並與中美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於當地演奏“梁祝”小提琴協奏曲、2000年開始每年受邀代表香港參加於東京舉行的“世界超級樂團”音樂節,與世界各重要樂團的團長及首席團員一同演奏。
著名大提琴家-兰洁:
eq1ch1ch0gi.jpg
以下文献摘自《乐器》杂志(2008年第七期)
学习音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访旅美大提琴演奏家兰洁
作者:孟建军
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配乐让无数影迷和乐迷喜爱和感动,而为好莱坞电影配乐的乐团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就是美国洛杉矶太平洋交响乐团。在该乐团担任大提琴首席的是一位华人,他叫兰洁。
在上海参加由著名提琴制作师凌震华赞助的大提琴学会的一个活动中,我认识了美国洛杉矶太平洋交响乐团大提琴首 席兰洁 先生,并观看了他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一场大提琴独奏音乐会。由凌震华提供的大提琴在兰洁充满激情与张力的演演绎下,低音饱满丰厚,高音穿云裂帛。悠扬的旋律在音乐厅的每一个角落回荡。兰洁棱角鲜明的轮廓和忘情投入的演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的演出还被上海广播电台做了现场直播,在上海引起了很大反响。
音乐之旅从上海开始
兰洁从小师从父亲学大提琴,进校后师 从林音容 老师。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 17 岁的兰洁随家迁居美国。适逢美国举行大提琴青年比赛,结果兰洁很幸运地获得了全美国大提琴青年比赛第一名。就此,兰洁拿到一份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学校聘请兰洁留校做了讲师。当了三年教书先生后,兰洁用大提琴敲开了美国加州第三大乐团——洛杉矶太平洋乐团的大门,直取大提琴首席的宝座。至今,兰洁已做了 16 年首席。洛杉矶交响乐团毗邻好莱坞,因此为好莱坞电影录音的机会很多。问及他为好莱坞影片配音的事情,兰洁称,他们乐团为很多好莱坞电影录过音。“我在为好莱坞电影配音乐时,多是与乐队合奏,独奏的机会较少。”
兰洁并没有过多渲染为好莱坞录音的事,而是提起最令他难忘与他的偶像的一次会面: 1984 年,他在美国第一次碰到俄罗斯著名的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兰洁说:“我在国内时经常听他的唱片,他对我来讲是偶像级的人物。”兰洁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我见到他时,他已经在美国担任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指挥了。我刚好取得了他的奖学金。正值他到洛杉矶指挥一场音乐会。与他交谈,我受到非常大的启发和鼓舞。”兰洁没有谈罗斯特罗波维奇对他说了什么,但我相信,正是那次与大师的交谈,坚定了兰洁沿着大提琴之路走下去的决心。乐器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初学大提琴的人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大提琴?对我提出的问题,兰洁回答说:我对国内的市场不太了解。但是,初学的人不应该有与乐器搏斗的局面。理性认识到大提琴演奏需要什么音色,如果乐器选择的太差,他就很难做好。乐器不好,对学生学琴的自信心有威胁,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他泄气了,不想再拉下去;另一种就是如果他个性强就继续下去,只是产生与乐器对着干的心理。有些是在拉琴方法上有错误。乐器就是一个机械的东西,它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它的限度,出来的声音和演奏的效果并不一定好。要学会与乐器沟通。现在国内乐器质量进步很多。每个乐器不同,有的适合拉独奏,有的适合拉室内乐。
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
“如何达到人琴合一?”我问兰洁。他回答:这是一个修养问题。“我以前对人琴合一也不太理解,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硬练。其实很多大的演奏家他不是硬练,他是巧练,很聪明的练琴。”他还说,自己是最好的老师,“你要学会自己教自己。因为很多时候,老师教给你的都是一般的常识性的知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感悟,自己找窍门。我们都是在一辈子追求上进,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这是最重要的。”我觉得 ,国人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学生听完一个 CD 后就能模仿出来。其实可以先模仿。学到原作的精神,不是从表面认识,不是单纯的模仿,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人士都要朝着这方面努力。
乐器的奥妙需要时间寻找
乐器是有灵性的,这是许多演奏家的切身体会。兰洁告诉我,大提琴就是一件声音非常优美的乐器。“很多人对我说,他们选择学习大提琴,就是因为它的声音非常优美。”兰洁对大提琴充满了爱意。他称,“乐器会跟着人跑,其实就是演奏者适应了这个乐器,逐渐对乐器最大限度地有了了解。从科学的角度讲,乐器是木头制作的,是人在适应乐器。”他对意大利琴和法国琴评价道:意大利琴的宽容度比较大,演奏者可以抓到它不一样的性格,这也是意大利琴受人欢迎的道理;法国琴或近代的一些琴,它做出来后,内涵比较狭窄,演奏者要去适应它,它反而不能适应你。“就像人与人之间需要有沟通,意大利琴适应人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一旦掌握了它之后,各种美妙的音色都可以演奏出来。”兰洁认为乐器的奥妙,需要通过时间自己寻找和推敲。兰洁推崇意大利琴,他手里使用的就是一把 1740 年意大利罗马制作的大提琴。“这支琴是洛杉矶一位同事卖给我的,当时花了 30 多万美金。”兰洁说:我很幸运,琴主以前是著名提琴演奏家秦立巍的老师。这支琴整个状况和条件都蛮好。另一支琴是法国琴,独奏基本不怎么用,在麦克风前面录音还可以。它作为独奏乐器,不太理想。
针对年轻人拉琴存在的一些问题,兰洁说:现在年轻的学生拉琴,弓子离琴桥很近,声音硬嘣嘣的,他们以为这样拉就有力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的力是在柔中蕴涵着,它不是刚性的力,是柔中带刚。
我喜欢在乐队里演奏和拉重奏
“大提琴在历史上是一件伴奏性的乐器。”兰洁说,在意大利巴洛克时代,它只是伴奏乐器,后来才发展成为独奏性乐器。他建议学生要了解大提琴发展、演变的历史,多拉一些巴洛克时代风格的作品和室内乐风格的乐曲,才能掌握不同时代作品的风格,抓住作品的内在精神。他觉得,多拉室内乐对于学习大提琴演奏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以前学习音乐,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一个独奏家,可是成为独奏家真的很难。马友友是华人的骄傲,他是惟一以大提琴独奏家身份出现的演奏家。”兰洁说,拉独奏只是一个人在拉,大家给你伴奏;重奏是你在为人服务,是一种合奏的感觉,不是独奏的感觉,这个感觉差别太大了。兰洁认为,拉过乐队和重奏的人,这些经历反而会帮助你提高独奏的能力,会使独奏更自如,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他建议学生也要主动组织重奏组、小乐队,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兰洁称自己很喜欢在乐队里演奏和拉重奏,“这方面我永远也不会放弃。我最快乐的事情是在乐队里能演奏最美妙、快乐的交响乐。” 他还说,在美国,你从事乐队重奏演奏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崇高的、受人尊敬的事情。兰洁认为国人特别聪明,模仿能力强,学东西快,这是好事。“但从负面上讲,学得太快了会忽略重奏方面的训练,他会追求独奏的效果。”
兰洁有一个愿望,他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想再做一点教学工作,“因为我以前就教了很多学生。教学生演奏的机会不多,后来我就考了乐团,因为乐团的演奏机会很多。经过十几年,我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我很希望把我积累的演奏经验传给年轻一代。”
学习音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提起国产提琴,勾起兰洁很多回忆。他说:上世纪 70 年代我学琴的时候,国内没有什么好琴,而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国产提琴的质量已经今非昔比了,就连外国人也很佩服中国人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把西方的制琴艺术学得如此之好。“其实做琴也是一种艺术。”兰洁几次在国内独奏都使用上海提琴制作师凌震华制作的大提琴,他称,凌震华是国内制琴人中一个优秀的代表。
兰洁热爱自己的音乐事业,他称:学习音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初练琴对所有学音乐的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可到了职业音乐家的地步,音乐、演奏通了以后应当是越来越容易的事情,不应当是越来越难,像是一生背了个包袱的感觉。找到了正规的路以后,通过苦练、巧练,就会获得成功”。兰洁表示:“我们搞音乐就是因为热爱它才去搞,因此我对我选择音乐从不后悔。”
曲目介绍:
1、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
作曲:宗江、河东
小提琴:梁建枫
1999年4月2日录音于屯门大会堂音乐厅
13okckidkdh.jpg
这首于1981年全国第一届交响乐评中获颁优良奖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作曲家宗江与小提琴家河东于1980年完成首演。乐曲为单乐章回旋式结构,但结合了变奏曲及奏鸣曲的一些特点。
乐曲题材取自海南岛鹿回头村中流传的黎族民间传说,话说相爱远古年代,一位黎族青年猎手,锲而不舍地追猎一头金色坡鹿,自五指山
一直追到最南端天涯海角的大海崖边,猎手正待弯弓搭箭,坡鹿回过头来,突然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姑娘。其后猎手与黎族姑娘在海边耕耘垦
植,繁衍成为今日的鹿回头村。
乐曲的动机音调mi do re,源自黎族名歌,这个音调是主部主题的起句,亦融入各个插部主题中,乐曲和声清新,复调简洁,配器色彩艳丽,同时提供了机会让小提琴发挥各种技巧。
2、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
作曲:王强
大提琴:兰洁
1999年9月12日录音于荃湾大会堂音乐厅
wcbzypo5nhw.jpg
王强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60年5乐第一届上海音乐之春开幕式首演,由樊承武指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演奏,仍在“上音”学习的吕其明独奏大提琴。
乐曲以内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蒙族人民起义,向封建网页和军阀斗争的故事情节展开。开始以低沉缓慢的音乐营造出笼罩着内蒙大
草原的黑暗及悲惨气氛。乐曲的英雄主题富有民族风格,来自蒙古民歌《嘎达梅林》;另一首内蒙民歌《牧歌》写成的副题,则呈现出美丽的
辽阔草原,和蒙古民众对嘎达梅林的热爱。
乐曲中段是嘎达梅林带领民众反抗王爷的高压统治和杀戮。随后大提琴奏出篇幅颇长的华彩乐段,描写嘎达梅林牺牲就义前的激愤,对理
想追求的信念,决心和希望,继续激励草原上的人民为着幸福的未来抗争到底。
乐曲末段英雄的主题重现,有如是对英雄流芳万代的歌颂,对杀害英雄敌人的愤恨,最后最后一切悲愤化成力量,在嘎达梅林的革命精神
鼓舞下,继续抗暴奋斗。
担任独奏的大提琴,采用不少模仿蒙古民族乐器马头琴的演技奏法,大大增添了乐曲的蒙古色彩。乐曲以单乐章写成,有如是一首以大提
琴独奏连同乐队演奏交响诗。
3、黎家节日
作曲:宗江、河东
小提琴:梁建枫
1999年4月3日录音于屯门大会堂音乐厅
vfyr2zc3xj0.jpg
黎族标徽
河东与宗江70年代于海南歌舞团时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原名《送代表》,后易名为《黎家代表上北京》,现时录音之小提琴与管弦乐版本,由香港的冯启文配器。乐曲以民歌风格调子创作,个性鲜明,色彩丰富,充满节日热闹气氛。中段独奏小提琴旋律优美深情,与前、后部分的喧闹情绪构成鲜明对比。
4、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作曲:陈钢
小提琴:梁建枫
1999年4月3日录音于屯门大会堂音乐厅
hbhn3fnyrbt.jpg
美丽的塔什库尔干
原是小提琴独奏曲,素材来自《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和新疆塔吉克的民族音乐。乐曲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纵情高歌”,描写在辽阔的塔什库尔干草原上,牧民嘹亮深情的歌声唱出对生活热爱的真挚情感,乐曲中部插入小提琴的华彩乐段。第二部
分“热烈歌舞”,描写塔吉克牧民载歌载舞的欢腾场面。
乐曲采用了一些现代作曲技法。小提琴的顿弓、快速跳弓、切分双音、多变节奏等技法,以及模仿新疆乐曲冬不拉的拨奏效果等,使全曲
色彩丰富,音响多变,风格独特。乐曲最终在小提琴高速度的16分音符主题的演奏下推向高潮结束。
试听:鹿回头传奇-序曲

Flash: https://www.8box.cn/feed/000000_s_497790_1/mini.swf
APE文件及CUE文件下载地址:
密码:
rayfile地址:
[ 本帖最后由 wonpeace 于 2009-5-25 17:4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