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李寿全、罗大佑、张艾嘉自发组织、邀请了台湾、香港、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地62位歌手共同演绎了由罗大佑作词作曲的“明天会更好”。当年的许多当红歌星如苏芮、黄莺莺、蔡琴、王芷蕾、余天、费玉清、甄妮、齐豫、郑怡等,以及后来的著名音乐人齐秦、李宗盛、童安格、巫启贤、蓝心湄等均加入了演唱以及合唱的行列,此作品推出后,在整个华人世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本专辑是蓝白唱片出版发行的台湾版,日本制作。当年多家公司参与竞标希望取得发行权,最后由蓝白公司高价标得。蓝白公司仅此一役足以历史留名。
根据当时参与的创作人回忆,这首歌的作词者之所以多达七位,是因为罗大佑的歌词版本被认为主题意识过于灰色消极,不能全盘采用。录唱前夕,主办单位邀集许多音乐界、文化界人士,各自贡献词句,以罗大佑的版本为主,逐句修润,才共同完成最终的歌词定稿。
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1984年非洲衣索比亚发生饥荒,为援助饥民,美国歌手以稍早英国群星合唱的“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这首公益单曲为蓝本,由Michael Jackson和Lionel Richie发起组成了USA For Africa,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这首歌相当具有震撼力,这首歌的MV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专辑版税捐作赈灾用途,回响极为热烈,并募得巨款,流风所及,世界各地多有仿效者。1985恰逢台湾光复(结束日本殖民统治)40周年,1986年则是“世界和平年”,“明天会更好”的创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这样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