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2006年,印度电影业再次刷新了自己所保持的世界纪录,各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数量达到了1091部。孟买依然稳固地占据着印度电影生产的头把交椅宝莱坞生产的电影数量高达403部;居第二位的是海得拉巴(位于安得拉邦)220部;第三位的是金奈(位于泰米尔纳德邦)205部。
印度歌舞是世界艺术花园中盛开的一枝奇葩,一个能歌善舞的王国的独特风情,这就是令世界无数音乐发烧友追捧,为之痴狂的“印度歌舞音乐”。
那种民族特色极浓的风情唱腔,尽情的抒发着民族歌舞的魅力。一直以来,印度都是世界各流派音乐大师音乐采风的必到之地。因为那片神奇的音乐热土有着属于最原始也是最震撼心灵的音乐与特色乐器。
进入80年代以来,印度的歌舞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印度音乐以印度民族特色为主体,创造性的融合了西方现代摇滚、打击乐、R&B曲风、迷幻色彩等新元素,音乐风格前卫现代,却又神奇的保留了印度音乐的特色风味。
稍微了解印度文化的人都知道,印度电影业非常发达,年产近1000部影片,是美国好莱坞的4倍。被称为电影王国,它的电影观众也是世界最多的,每天超过2000万人。印度电影审查尺度较严,基本上不允许有接吻的镜头,最大特点是简单明了,有时到了程式化的地步,即一个主题,三个舞蹈,六段插曲。而音乐与电影相辅相成的发展更成为了世界影视音乐发展中绝无仅有的特例。印度的电影歌舞普遍制作精良,其拍摄手法新颖、场面唯美、文化特色鲜明这些特点更是闻名于世。而“宝来坞”众多一线的俊男美女影星几乎无一例外的能歌善舞,有的甚至音乐造诣远高于其影视表演的成功,这又为印度的电影歌舞增添了一个新亮点。
许多中国观众对《两亩地》和《流浪者》这样的印度电影情有独钟,一首《拉兹之歌》至今还在中国传唱,其中电影中歌舞片断功不可没。
我的最爱——印度影星《沙鲁克·罕 》简介:

沙鲁克·罕于1965年11月2日出生于印度新德里,父亲沙鲁克一世可是印度有名的剧作家,继母则是出名的电影主唱歌手。
沙鲁克·罕,印度大名鼎鼎的偶像影星,他被称为“印度的汤姆·汉克斯”。当年他到美国芝加哥拍片,约1万多名影迷闻讯蜂拥而至,曾造成交通堵塞。这位在影坛摸爬滚打多年的大腕儿最近几年演而优则导,还做起了制片人。
第一次发帖上几首我最喜欢的
1.Dil Na Diya 《krrish》插曲 11.9mb
2.Kal_Ho_Naa_Ho《KAL_HO_NAA_HO》同名曲
3.Kisna Theme 《Kisna》片头
4.Maahi_Ve 《KAL_HO_NAA_HO》插曲(婚礼)
下载地址:
https://www.bibidu.com/fileview-180617.html
提取码:ab5fffd4
加一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