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osxhseg5uw5.jpg
简介:
说来巧合,我从17年开始已经连着三年在5.22发歌了,又恰好今年我22岁,那么这张专辑就顺理成章地叫作《22》。这张专辑承载了这一年多的思考,亦可看作是这一小段人生的缩影。时间也确实是个悄无声息的骗子,它总给人一种还很漫长的错觉,可一年说过去就过去。所以不论是什么艺术,不管是自然派、现实派抑或是浪漫派,我相信终归有自己难以割舍的情感,只是多少的问题罢了。而当观众听到一首歌、看到一幅画或者读到一首诗的时候,这个作品便又承载了观众的思绪。我认为这是对作品的一种升华,使得其边际能无限宽广。
再来说回专辑本身,我在不断地突破自己,尝试了一些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东西,比如有电子舞曲、迷幻摇滚、类似后摇、偏R&B等的风格,比如玩了一些离调和弦、和声进行中的同和弦大小调、一般不常用的减和弦……这些东西可能很多音乐家或是很多朋友都已经早已玩透了,但这并不妨碍我逐渐将它们解锁、慢慢进步。我没有要走专业道路的想法,只是自己的喜好罢了,所以这种过程才是真正让我快乐的。
希望大家都以一颗平凡的心来安静地听歌就好了,如若能引起你的共鸣或是十分喜爱某些旋律,那我会更加开心。可能我这张专辑里还是会有一些偏悲伤的元素,我希望它们不会让你更加难受,从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不愿意看到我这些悲伤的情绪被大家扩大,从而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到负面情绪的侵蚀。在我看来,表达一些消极的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一旦在作品中将它们抒发出来,那么这个所谓的心结可能就会变得微乎其微。所以控制好这个度也是每个创作人应该去拿捏的。
这次我要感谢的有很多,感谢生活的磨难让我变得更成熟和更豁达,感谢爸爸妈妈和我的好朋友们陪我走出难关去成长,感谢音乐上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甚至良师益友让我的作品更开阔,感谢杨婧阿姨一直以来的专辑封面合作,感谢我自己慢慢想明白很多事……
《安详》 有两个不同的版本,这是写给我去世的太姥的歌,我的童年里一直都有她,愿她在天堂一切安好。吉他版可能更接近于demo,因为那是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做的,思来想去我仍旧保留了这个最原始但也最质朴的版本。同时放两个版本也是对太姥的一种更深切的怀念吧。
《悲无》 是我唯一一首翻唱,来自好朋友杨霖 @Lonnie杨霖 的一首歌。当时听完这首旋律的时候我久久才回过神来,在脑海中一直到现在;唯一的遗憾是杨霖当时的编曲稍显简陋,我想让它变得更好。基于以上两点,我在经过他授权之后重新编曲演唱了这首歌,变成了看似很远的挺不一样的风格,感觉还是有些意思的。不过现在又有遗憾了,如果我的唱换成杨霖说不定会更好,可是什么事情又没有点遗憾呢?
《怎奈》 这首歌是我在手术之后休养的某一天里,掺杂了无数的情感而写的一首歌。同时也很感谢老友王云飞 @Peter Peach 的编曲,做到了极致的空灵感。尤其是让我用了更多的气声来唱之后,我才愈发地体会到专业歌手的重要性,或者说是专业的重要性。也自愧无论从词曲、编曲、混音、乐器弹奏乃至声乐,放眼整个音乐界,我只是万千音乐爱好者中的一员罢了。然而我又能释怀,因为我不会真拿这个当饭吃。在深知自己有多少差距后,我能做的就是自娱自乐罢了,所谓的才华也不值一提,开创与革新更轮不到我来做,我就是个普通人。
《伤感来临之前》 并不伤感,也没有真在写伤感来临前的那种充满忧郁的氛围,恰恰相反,这首的基调是暖色的,我想传递的是,趁伤感来临之前及时行乐吧!
《黄昏》 是首纯音乐。我写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在黄昏,大家围绕着篝火一同唱歌跳舞,又略带知晓这一切终将会结束分别的伤感。
《漂》 这首歌其实传达的就是一种漂泊感,也正是因为如此,歌词写的比较抽象,直接导致了我的歌名一直都没有想好。本来这首歌只到“迎来微笑”,多亏了廖斐后来在freestyle状态下弹的尾奏solo,激发了我新一轮的灵感——尾奏的人声R&B风格就是由此产生的(还带有一点乡村的感觉)。
《未》 在长沙因为太冷被冻着了而写的一首歌。
《晨》 迷幻摇滚。风格很轻快,希望大家都能“走出门莫回头心中也不要有烦忧,去歌唱莫挽留竟引得潮水退后”。
《是如此的》 是比较传统的四大件的摇滚,具体看歌词就好。
无损音乐曲目:
许家铭 - [22 #01] 晨
许家铭 - [22 #02] 伤感来临之前
许家铭 - [22 #04] 悲无
许家铭 - [22 #05] 怎奈
许家铭 - [22 #06] 未
许家铭 - [22 #08] 安详(吉他版)
许家铭 - [22 #09] 黄昏
本主题所有hirs音乐和无损音乐内容均为互联网采集所得,本站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另本站音乐相关内容皆从网上搜集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