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uduzysmkqhr.jpg

简介: 雨系唱作詩人-鄭興 Xing Zheng
2020 全新創作概念專輯《眼淚博物館 Museum of Tears》
6. 05 數位上線 / 6. 18 實體發行
即 使 是 一 顆 眼 淚 , 也 該 被 好 好 地 記 得 。
洗耳恭聽 戀物推薦
★ 入圍 2018 年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最佳國語專輯」以及「年度專輯」。
★ 歷時三年,悉心打造十首生命主題曲,演算了《眼淚博物館》中空間與個體、念舊與戀物的水循環。
★ 攜手陳君豪、秦旭章、鍾濰宇、柯泯薰、李詠恩等金曲陣容共同製作,HUSH、柯泯薰合唱,蔡旻佑共同創作,蔡侑良、Night Keepers守夜人、蘇子茵、劉涵 (隱分子)、大竹研、張晁毓等音樂人鼎力編曲。
★ 專輯曲序的安排流轉,像是一道道循環且互相包容的習題,收納情緒的陰影,也敞開生活的明亮。
★ 超越之作!專輯展演出豐沛的音樂樣貌,也開拓了鄭興演唱與創作上的新面目。
—城市民謠練習生蛻變成熟,新作猶如哲學空間影像詩—
鄭興從小在揚州長大,赴北京就讀中國傳媒大學廣電系時才第一次離家生活。曾經來台北當過交換生,研究所時則選擇再次回到這裡。原本打算在政大傳播研究所畢業後從事影像創作的他,在碩三憑藉歌曲〈愛情朝九晚五〉拿下了金旋獎最佳作詞和創作大賞,待在台北短短幾年的時間,人生就此轉了個彎。如同他從來沒想到當初用募資的方式,獨立製作並發行的首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會吸引這麼多人的注意,甚至還入圍了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國語專輯」及「最佳新人」三項大獎。
鄭興的創作中不乏貫穿始終的影像思维 ,他的音樂有電影感,透過舒服沁耳的旋律行進,以及浪漫的詞面意象,常以哲學的思維出發,對應出空間、人物與情感的轉移與停留,同時喚醒知覺感官的記憶。睽違三年的全新創作專輯《眼淚博物館》,為他所推出全新音樂計畫 「空間詩學三部曲」的首部曲。
—容納多元樂種風格,揭開聲景唱作的嶄新篇章—
在《眼淚博物館》裡,創作主題圍繞「空間」、「物」和「眼淚」這些線索展開,又彼此交疊,如同陳列在博物館中的眼淚,與時間共振,與空間交響。鄭興除了搭建整張專輯的創作外,也自己製作了獻給外婆的溫暖小品〈外婆的腳踏車〉,還邀請陳君豪、秦旭章、鍾濰宇、柯泯薰、李詠恩等頂尖製作陣容共同打造,並與 HUSH、柯泯薰合唱;編曲班底更是一時之選,包括 Night Keepers 守夜人、蔡侑良、張晁毓、隱分子大提琴手劉涵、跨界小提琴家蘇子茵、日本吉他手大竹研等人共同展演,以流行音樂為基底,容納多元樂種風格,如同收納各種藏品的博物館 。專輯內還重組、剪貼許多生活環境的聲響,包括相機快門、火車、打火機、 海鷗鳴叫、吸塵器 、烤箱⋯⋯聲景蒙太奇再進化。
從陸續釋出的〈雨季不再來〉的關於勇敢、〈過於喧囂的孤獨〉的孤寂浪漫,到〈陽台〉的灌溉青春、〈去海邊〉的念念不忘、在〈牆〉中與自我對話,以及〈海鷗〉乘著思念的翅膀……一點一滴,逐漸解開這張專輯的藏品與巨大的情感命題。而籌備專輯過程中,鄭興的詞曲創作,也受到其他歌手青睞,從〈我在你家樓下等你〉 (曾沛慈),到〈過站不停〉 (蔡旻佑)、〈雨中的讚美詩〉 (光良),這次專輯中,更是特別將和蔡旻佑共同創作的〈過站不停〉收入其中,豐富了《眼淚博物館》的面貌。
《眼淚博物館》收納了你我日常生活的消逝與停留,鄭興拾起偌大又細小的情感,在矛盾的撞擊中尋找共振,留下自己生命歷程的主題曲。從對記憶想斷捨離,卻又依依不捨的〈戀物癖〉揭開序幕,到第十首歌〈眼淚博物館〉串連起一顆顆值得珍藏的眼淚。曲序的安排流轉,像是一道道循環且互相包容的習題。每首歌曲裡透露的物件、情緒與空間,都像是創作者曾經停留安放某部分自己的地方,映照內心,投射組合成現在的自己。
希望每個聽完整張專輯的人,伴著音樂,收攏起所有的曾經與思念,構築一座屬於你自己的博物館,存放。
曲目:
01. 戀物癖|Danshari 04’52”
02. 去海邊|The Room by the Sea 04’33”
03. 過於喧囂的孤獨|Too Loud a Solitude 04’46”
04. 陽台|Rover on the Balcony (feat. HUSH) 03’50”
05. 牆|Wall 03’24”
06. 過站不停|A Wandering Cloud 04’26”
07. 雨季不再來|Goodbye! Rainy Days 04’32”
08. 外婆的腳踏車|Feng-ling`s Bikes 04’40”
09. 海鷗|A Roll of Film (feat. 柯泯薰) 05’07”
10. 眼淚博物館|Museum of Tears 04’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