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ux2x11zqghi.jpg
简介:
1990年,林强在刚落成启用不久的崭新台北车站大厅内,唱着充满年轻斗志的歌词,以爽飒的摇滚风包装,〈向前走〉颠覆传统台语歌苦情模式,成为历久不衰的台语金曲,更被视为新台语歌的领头羊;1992年,《春风少年兄》延续《向前走》风格,同中求异。
1994年,三十岁的林强与英国制作人John Fryer合作,推出电子乐风格的台语专辑《娱乐世界》震撼市场,当中由卜光词曲的作品〈爱情研究院〉堪称是专辑中最主流的歌曲,编曲巧妙将梦幻民谣(dream-pop)元素融入台语歌,林强歌声基调模糊、慵懒,时而放松、忽而浓烈,起承转合相当流畅,是一首听起来很舒服、清新的台语歌。
《娱乐世界》由梦幻民谣滥觞苏格兰团体Cocteau Twins制作人John Fryer制作,同时与Cocteau Twins合作的吉他手Ben Blakeman合作。 〈爱情研究院〉堪称是梦幻民谣类台语歌曲的始祖,突破以往台语歌凸显歌者vocal为主,编曲以破音(distortion)技巧使得泛音增加,辅以MIDI及电吉他营造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编曲节奏,林强主vocal并未刻意强调,反而加强vocal回音;林强在这歌化身为台语迷幻电音的传教者。
〈爱情研究院〉词曲作者卜光本名庄世贤,他自述,是个来自彰化王功的「庄脚囝仔」,上头有七个姊姊,自小,他就常听姊姊们或同学分享爱情故事,有好、有坏,这让当时尚未情窦初开的他,就在心中累积了不少爱情的样子。
直到卜光读交大,开始谈恋爱,对于爱情才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同时,也因为在pub驻唱,而踏上了他的音乐之路。 「那时我发现,很多台北年轻人根本听不懂台语,也很少听台语歌。」或许是一种使命感,让卜光决心以他最熟悉的母语台语来写歌。
于是,二十出头的他,陆续写出了林强〈查某人〉、张清芳〈他们的爱情〉等歌曲,以年轻人的情爱体验观察,不走传统台语歌的悲情、演歌路线,「以我当时的年纪,也写不出比较传统的台语歌,我想写贴近自己心情,比较fashion的台语歌。」
的确,〈爱情研究院〉歌词无老派台语歌的烟酒江湖味,反而充满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怒哀乐酸甘甜」等生活、口语化的台语,甚至连「卡鳌」 (台语,指比较厉害)也入歌,充满台语方言俏皮、雅趣之美。并导入大学概念,把爱情比喻成学分,「一旦踏入爱情的研究院,就永远无法度倘脱离」是夸饰法,却又如此真实。
卜光说,他以吉他、键盘创作〈爱情研究院〉,由于收录在林强第二张《春风少年兄》的〈查某人〉大受好评,因此,《娱乐世界》前置期,林强就继续向卜光邀歌,「我本名叫庄世贤,林强叫林志峰,我们私下以『贤仔、强仔』相称,当时在林强内湖白马山庄的家,我们一群音乐人就开始构思林强下一张专辑的走向。」
卜光以大调加七(major seventh chord)降音的方式来谱曲,「用比较创新、不一样的蓝调(blues)和弦方式来写。」听完林强远赴英国制作、编曲的成品后,卜光直言:「很惊艳!」
好歌不寂寞,张清芳与前新加坡男子团体梦飞船团员苏志城在专辑《哎呦喂呀》把〈爱情研究院〉改编成男女对唱;苏慧伦、林宥嘉,以及香港女歌手卢凯彤都曾先后在个人演唱会与电视节目中选唱〈爱情研究院〉。
这十多年来,卜光台语歌曲创作量锐减,反而写了不少中文公益歌曲在中国发表。目前在上海定居的他笑说:「我在七、八岁立下的志愿,如今都一一达成了。第一,出一张个人唱片,在中国已经出了三张。」
「第二,担任企业总经理。第三,学习进修,我正在天津南开大学读博士。」台语毕竟是卜光的母语,他也希望,台语歌未来能有更不一样的样貌与形式出现,「像是孙燕姿〈天黑黑〉、徐佳莹〈身骑白马〉,在国语歌里融合穿插台语歌很棒。」卜光表示,上海也正在发展文创产业,他将持续创作,把音乐与文创完美结合。再听〈爱情研究院〉,他鼓励大家:「勇敢去爱!」
曲目:
1 盒子内的时间 7:15
2 爱情研究院 4:51
3 娱乐世界 6:33
4 当兵好 4:50
5 绿卡 4:43
6 暗藏 3:11
7 看录影带 5:57
8 生命共同体 5:57
9 无影无只 5:52
10 就这样 5:30
11 Happy Birthday 3:41
12 逃脱 5: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