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mlv0nqfn51f.jpg
HiRes音乐简介:
日本立体声编辑部的参考录音第四部是爵士参考录音,由日本宝丽金提供版权。收录了从1954年的模拟单声道录音到1988年的数字立体声录音,30年间的爵士精华尽在其中。之所以收录单声道录音,不是从技术角度,而是从演绎角度,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爵士的概念。
笔者(菅野冲彦)常年参与爵士乐的录音,可以说是爵士发烧友,也同时是资深古典音乐爱好者。50年代单声道录音的后期到立体声的初期是现代爵士的全盛时期。当时受欢迎的录音到现在都在被不断翻录成CD进行贩卖。
在何时,何地,由谁进行录音制作,对于爵士乐而言非常重要,这点比对古典音乐还要重要。
本精选集收录的均为有名的杰作,是历史的名演奏名录音。
第一曲:1955年录音
1930年出生,才25岁就去世的天才小号手clifford brown的传奇作品《study in brown》的代表曲。众多小号手、小号爱好者、爵士发烧友们狂热地崇拜他的即兴表演。强烈鲜活的吹奏技巧毫无呆滞,即兴演出的神采仿佛看得见。强韧而光泽的音色,既有快速的节奏,又不失柔软的厚度与顺滑感。音乐的魅力已经完全超越了录音本身的物理限制,是充满音乐魅力的声音。萨克斯手、鼓手均表现出精神与技巧的完全合一,一点也不会感到凌乱,具有热力的表演,声音具有很高的密度,优秀的系统能够还原出压倒性的力感与鲜烈的光辉。
第二曲:1954年录音
虽然是1954年的录音,但是可以体会到精良的单声道录音的模拟感。频段非常平衡,音乐的统一性出色。嗓音厚实而温暖,中频非常饱满,系统还原不出纵深立体感的话,声音就会被肉感糟蹋。这是有力而又温暖的嗓音,能够让听者忘却时代。喇叭之间仿佛出现了真人的身体,与伴奏具有很好的平衡度,贝司与低音鼓的音色与质感非常分明。
第三曲:1954年录音
非常有名的曲子。HELEN MERRILL甜而沙的嗓音很有特点,被誉为纽约的叹息,与天才小号手,第一曲中的brown的合演真是杰作!直至今日,这张一炮而红的专辑依然保持参考级的地位,为无数人喜爱。值得一提的是本曲由昆西琼斯担任编曲与指挥,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芒!
第四曲:1986年录音
比前曲晚了30年,主唱之一就是上一曲中的MERRILL。中音萨克斯名手HENRY CARTER进行伴奏。男女主唱的平衡度,CARTER的萨克斯有着最高的,变化丰富的,温暖人心的,老练的最高峰配合度。最后三人的合作此起彼伏,十分精彩。
第五曲:1986年录音
这是BILLY ECKSTINE的第一次录音,就已经让人震惊。能否表现出稳定扎实的质感对于系统的音质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中低频到中频的线性不高的话,很难表现本曲的真实感。从开场CARTER的中音萨克斯的音色与力量就能大体判断系统的音质好坏的程度了。歌唱开始后,小系统小喇叭无法再现嗓音的宏伟感。能够明显感受到BILLY那宽厚的胸腔,高大的身躯的系统才是理想的。
第六曲:1987年录音。
与上一曲是一样的曲子,不一样的演绎。演唱者为前面出现过的MERRILL。丰富的管乐器的音色与复杂的不和谐音,配乐与主唱交织非常精彩。具有极高的精细度与完成度。对系统的密度与瞬态反应有着很好的测试性。与33年前相比,她的嗓音非但没有退步,还具有更宽的音域,更美的演唱。表现力非常强。第3到第6曲为一个环节,主要是人声,到这曲告一段落。
第七曲:1987年录音
钢琴、鼓、贝司构成三重奏。开场时钢琴的弹奏很贴近OLD TIMES SAKE的主题。鼓声的表演极具立体声效果。注意敲击乐器的真实感。钢琴的光泽感的音色是否具有生命力。
第八曲:1987年录音
与上一曲一样,是三个人的即兴对话。这是该专辑的最后一曲。是最为自由自在的一曲。钢琴、贝司、中音萨克斯是三重奏的基本要素。现代爵士以其为核心,再加上大号,铜管等乐器,增加规模。爵士三重奏的录音关键在于平衡度,由鼓声独奏开场,加入贝司形成适度的距离感与空间感。这是得到爵士录音大奖的CD,最适合作为参考。请注意一旦鼓声不够凝聚,有散出的低音的话,系统就需要调整了。
第九曲:1988年录音
钢琴手JOHN LEWIS是众多黑人爵士钢琴家中最辉煌的,在MTQ解散后,他的音乐越来越向欧洲靠拢,回归古典派。具有充满辉煌的弹奏。本曲堪称爵士精华横溢,欧洲音乐家们的配合令气氛达到完美。
第十曲:1987年录音
LEWIS的钢琴弹奏具有美丽的触键光泽。忠于原味还原乐器本色,有很强的可听性。他的爵士乐创作性、即兴技巧,集中力都达到完美。这又是其最好的录音,笔者对本曲非常满足,仿佛自己正在录音的感觉。是众多爵士钢琴中的参考。吉他、贝司、钢琴的平衡度以及各自的质感达到最强。
第12、13曲:1971年录音
最后是交响会的现场参考录音。从开场的人物介绍开始气氛就热烈起来。观众们拍手的自然度好坏是很有参考性的,不能听到不自然的回响。1971年在柏林的录音并不是如德国那样严肃,而是充满活力。左边MONK的钢琴弹奏具有强韧的充满能量的触感。伴奏的弱音由远及近,离麦克风近的高频能量很惊人。虽然是有现场的观众噪音,但是充满浓厚的爵士美学。
曲目:
1. Cherokee - 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 Quintet
2. You're Not The Kind - Sarah Vaughan
3. 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 - Helen Merrill
4. 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 - Billy Eckstine & Helen Merrill
5. Summertime - Billy Eckstine
6. Summertime - Helen Merrill
7. Old Times' Sake - James Williams, Ray Brown & Art Blakey
8. J's Jam Song - James Williams, Ray Brown & Art Blakey
9. Midnight In Paris - John Lewis & Sasha Lewis
10. Billie's Bounce - John Lewis
11. New York Standard Time - Ron Carter
12. Introduction Of The Band - Dizzy Gillespie, Kay Winding, Sonny Stitt, Thelonious Monk, Al Mckibbon, Art Blakey
13. Round Midnight - Dizzy Gillespie, Kay Winding, Sonny Stitt, Thelonious Monk, Al Mckibbon, Art Blakey
本主题所有无损音乐内容均为互联网采集所得,本站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另本站音乐相关内容皆从网上搜集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