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hk55ztea1.jpg
hw2442x53ma.jpg
kbl1u5ceyzp.jpg
3zpygmbonc4.jpg
Composer: Jean Sibelius
Orchestra: Wiener Philharmoniker
Conductor: Leonard Bernstein
Label: Deutsche Grammophon
Release: 1987
Format: Vinyl-FLAC (96-24)
JEAN SIBELIUS
(1865-1957)
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43
I. Allegretto
II. Andante ma rubato
III. Vivacissimo - Allegro moderato
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上一世纪末,当时西贝柳斯还很年轻,芬兰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极其动乱不宁和不幸的一部分。俄国沙皇的统治相对地来说还是近期的,在此之前,芬兰人民已有八百余年在政治上受瑞典管辖。然而他们一直在追求独立,他们以某种方式保留着一定程度的精神独立和文化独立。于是,在沙皇颁布了一系列控制芬兰人的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他们过去所享有的最低限度的代表资格——的法令之后,原来就存在的追求民族地位的壮志便爆发成为一团怒火了。
究竟是各民族对于遥远的、神话般的过去的浪漫主义的兴趣激发了新的民族意识,还是民族意识的苏醒加强了他们对于芬兰文化传统的认识,这是难以说清的,也许二者兼而有之。无论如何,在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里,也就是西贝柳斯在西欧学成归国时,芬兰的艺术、民间音乐、芬兰的《卡莱瓦拉》传奇和芬兰语本身都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复兴,西贝柳斯被卷入到一群热情奔放的爱国的年轻作家、画家、诗人、音乐家、戏剧工作者、学生和评论家之中,他们重新发现了芬兰遗产。多年来西贝柳斯的音乐显示出了他们的影响。
芬兰人崇拜西贝柳斯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把他与获得独立联系起来,但是如果政治是他们如此对待他的唯一原因,那么在二次大战的大动乱中以及战后的发展中他可能已经被人遗忘了。还有更深的原因,例如,西贝柳斯的直觉使他写出和芬兰民歌如此近似的旋律,以致某些评论家简直就认为它们是民歌。然而我们看到西贝柳斯亲笔所写的,说他从未在任何大型管弦乐曲中用过民歌。实际上,西贝柳斯是在他已在欧洲音乐领域中树立起来声望之后,访问卡雷利亚时,才首次听到用来吟唱民族史诗《卡莱瓦拉》的古老芬兰旋律。直到那时他才惊奇地认识到他自己的音乐和他的同胞的有着千年历史的音乐语言是多么接近,他为此而感到高兴。
西贝柳斯的第二交响曲和他的爱国主义的《芬兰颂》是同一时期的作品。1901年春在意大利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同年在芬兰完成。首演于1902年3月3日在赫尔辛基举行,指挥是作曲家本人。两年后的1月2日,芝加哥交响乐队向美国听众介绍了这首作品,指挥是特奥道尔·托马斯。虽然西贝柳斯从来没有为他的第二交响曲写任何专门的标题说明,但他在年轻时就深信凡是真正的音乐都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标题性的,还有,西贝柳斯的挚友,也是他的作品在国内外的著名诠释者之一乔治·施内福伊特肯定地说第一乐章描绘的是芬兰人暂时不为受压迫而忧心忡忡时的恬静的田园生活。第二乐章充满爱国激情,但是由于想到人民蒙受残暴统治,精神上出现了懦弱胆怯。第三乐章实质上是一首谐谑曲,描述民族情感的觉醒和组织起来捍卫自己的权力的愿望,而在末乐章中他们满怀希望,预见到解放者的来临,他们心中感到慰藉。
近至1946年,芬兰著名音乐学家伊尔马里·克龙教授宣称西贝柳斯希望在他的第二交响曲中描写“芬兰为政治自由而斗争。”
第二交响曲的总谱需用长笛二、双簧管二、单簧管二、大管二、圆号四、小号三、长号三、大号、定音鼓以及传统的弦乐组。
I. Allegretto
在弦乐器中宁静地搏动着的重复和弦之上,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一条简单的曲调,朴实无华犹如民歌。主题先由一支圆号,后由一支单簧管与之呼应。整个乐章充满凄怆的田园情绪,没有任何激情和高度戏剧性。
II. Tempo andante, ma rubato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中音色阴暗低沉的轻柔拨奏为第一主题定下了速度,第一主题是由两支大管奏出的哀歌,标以lugubre(阴郁地)。然后我们听到西贝柳斯的典型手法,即铜管乐器上的和弦越来越强烈,在高峰时以某种吼叫的效果突然中断。这一音型由乐队全奏接过去加以发展,在给人深刻印象的最后一页中再度出现。
III. Vivacissimo
谐谑曲像雪花飞舞的一片白茫茫的景色,据说是描绘芬兰民族主义的觉醒。简短的三声中部,Lento e suave,有一个强烈动人的怀旧主题,它以同一个音的八次重复开始,在谐谑曲的末尾这一主题又一次返回,消失在由末乐章第一个主题的前三个音构成的逐步上升的模进中,这一上行的模进构成的极长的渐强不间断地进入末乐章。
IV. Allegro moderato
这是威武的胜利颂歌,也许是祖国将挣脱枷锁之理想。这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宏伟而又朴实的、大刀阔斧的宽广的音乐。第一主题先以简单的形式出现,然后扩展得远远超过原来的形式。第二主题是强壮有力的进行曲,低音弦乐器中的奔驰的持续音型使它的紧张度增高。在戏剧性的展开部末尾,第一主题简单的、三个音符的基础片段缓慢然而坚决地从乐队的最低声部攀登到具有惊人威力的高潮。
《管弦乐名曲解说》
http://attachment.0sm.com/node0/2022/08/863044D95B8434CE-518d570226f7a9e1.mp3
西贝柳斯:D大调第2交响曲,作品43 - 1. 小快板(伯恩斯坦) |
|